







1.磁力检验:
磁力探伤只能发现磁性焊管表面和近表面的缺陷,而且对缺陷仅能做定量分析,对于缺陷的性质和深度也只能根据经验来估计。
磁力检验是利用磁场磁化铁磁焊管所产生的漏磁来发现缺陷的。按测量漏磁方法的不同,可分为磁粉法、磁感应法和磁性记录法,其中以磁粉法应用广。
2.渗透检验:
渗透检验是利用某些液体的渗透性等物理特性来发现和显示缺陷的,包括着色检验和荧光探伤两种,可用来检查铁磁性和非铁磁性材料表面的缺陷。
焊管的技术标准
根据GB/T3092《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标准的规定,焊管的公称直径为6~150mm,公称壁厚为2.0~6.0mm,焊管的长度通常为4~10米,可按定尺或倍尺长度出厂。
焊管表面质量应光滑,不允许有折叠、裂缝、分层、搭焊等缺陷存在。焊管表面允许有不超过壁厚负偏差的划道、刮伤、焊缝错位和结疤等轻微缺陷存在。允许焊缝处壁厚增厚和内缝焊筋存在。
焊管的外径超差
(1)特征
焊管外圆尺寸超过标准规定的正、负偏差,一般分周期性或非周期性。
(2)产生原因
1)定径机辊缝没有调整好,会产生在整根焊管某一方向上的超差;
2)坯料宽度超差,经焊合后进入定径机,无法固定产生外径超差;
3)成型不良,造成某方向塌陷,经定径机无法移挽回造成外径超差
4)压轮挤压力过大,使焊管出压轮后超负偏差,定径机周期性超差;
5)轧辊孔型与轴型不同心,或轧辊内孔大,造成外径周期性超差;
6)辊轴弯曲会造成周期性外径超差;
7)多道次轧辊不同心或辊轴弯曲造成的非周期性的外径超差;
(3)防止办法
1)正确调整轧机各架辊缝及中心线,使管坯在成型部分合理成型,在成型过程中不出轧,管缝不扭转;
2)注意观察带钢宽度的突然变化,如有变化应及时调整压轮压力及定径机辊缝;
3)正确制定轧辊的加工工艺,保证轧辊孔型与轴线的同心度,轧辊内孔严格要求加工,不合格的轧辊不准使用;
4)经常检查平立辊轴是否有弯曲,如有应及时更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