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生物具有不同的pH适应范围
不同的微生物具有不同的pH适应范围。例如,***、、藻类和原生动物的pH值从4到10不等。大多数***适合于中性和碱性环境(pH6.5至8.5),硫化物氧化剂喜欢生活在适pH值为3的酸性环境中,也可以生活在pH值为1.5的环境中。大多数***适合于中性和碱性环境(pH6.5~7.5)。酵母和霉菌需要生活在酸性或酸性环境中。适pH值为3.0和6.0,适pH值为1.5~10。
活性污泥系统中丝状***的观察
如果二次沉淀池中有大量的水蚤(鱼和昆虫),则体内的血红蛋白很低,说明溶解氧很高,而当水蚤的颜色很红时,表明出水几乎没有溶解氧。当轮虫数量急剧增加时,表明污泥老化,结构松散解体,污泥排出需要加强。丝状***的观察:在活性污泥系统中,丝状***越少越好,因为丝状***在污泥絮体中起骨架作用。通过显微镜观察丝状***的数量,长度和丰度可直接反映该过程的操作。需要补充的是,生物相观察只是一种定性方法。它只能作为运行中物理和化学方法的补充手段。它不能用作过程检测的主要方法。在连续实践中注意积累数据是必要的,并总结了该项目的生物学。
20°C通常用作测定生化需氧量的标准温度
微生物的活性与温度有关。20℃通常用作测定生化需氧量的标准温度。一般来说,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基本上需要20天左右的时间才能基本完成阶段的分解和氧化过程,即确定阶段的生化需氧量至少需要20天。这在实际工作中是困难,目前,5天被用作测量生化需氧量的标准时间,这被称为5天生化需氧量(由BOD5表示)。根据实验研究,一般有机物质的5天生化需氧量约为阶段生化需氧量的70%。对于其他工业废水,他们的5天生化需氧量和阶段生化需氧量。差异可以更大或更近,并且不能一概而论。生化需氧量的检测与分析在污水处理工程中具有重要意义。BOD/COD值可以反映废水的可生化性。生化需氧量(BOD/COD)越高,废水的可生化性越强,生物处理方法越适用。废水的理化预处理单元和厌氧生物反应对提高废水的生物降解能力,进而提高好氧生化系统的处理效率和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