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狮子作为一种瑞兽的象征,常常被摆放在大门前,究其作用,民间流传有如下几种说法:
1、避邪招瑞。石狮子作为***的神兽,具有镇宅、避邪、阻挡不详之气的作用,所以用石狮子把大门可以抵御妖鬼之类给人们带来的危害,另外石狮还可以招祥纳吉,为人们带来庇佑和福音,母狮脚下有小狮,也象征着子孙绵长、代代相传的美好愿景。
2、彰显权贵。狮子作为百兽的王,有着显示尊贵和威严的作用。雄狮蹄下踩球,象征统一寰宇和无上权势。在古代宫殿、府邸多用石狮子守门,以彰显主人家的权势和尊贵。另外,也有显示家底殷实之用。
3、艺术欣赏。随着石狮子雕刻艺术的不断发展,中国的雕刻艺术大师将石狮子雕刻的逼真,而壮美。石狮子头皮卷毛,四爪强劲有力,神态威严盛气凌人。更有许多石狮佳作,雕刻精美,活灵活现,具有很高的艺术观赏性。


拴马桩的造型各异,有什么寓意?
以前的拴马桩用来栓马、驴等,而到了近代更多的是一种装饰,象征富裕的家庭。在农家宅院的门前,雕刻精美的拴马桩称“样桩”、“看桩”,所用石材多是灰青石、黑青石,少数用细砂石。
而拴马桩分为四部分:桩头是石雕的主要部位:桩颈(台座)承托桩头,一般为上圆下方,其上浮雕莲瓣、鹿、马、鸟、兔、云、水、博古等图案;桩身,少数刻串枝纹、卷水、云水纹;桩根则埋入地下。桩头圆雕,有表现人物,人、兽和多人物组合形象,也有表现神话故事人物如寿星、刘海、仙翁等。动物形象则有狮、猴、鹰、象、牛、马等。
陈氏石雕中比较出彩的是人骑狮图案,多在石狮子前肢或人臂腕间镂凿穿系缰绳的孔眼,石狮子突出其扭转身躯的动态,骑者则表现为俯身前冲,或驼背卷伏的动态,颇为生动。人物五官及衣饰刻划细致,所持物件如烟斗、如意、琵琶、月琴都很逼真。拴马桩石雕在整体上能综合运用圆雕、浮雕、线刻手法,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有精美雕刻图样的拴马桩被称为望柱,取门庭兴旺之意。拴马桩顶端,石雕底座往往是圆形的,与方形柱身相呼应,取天圆地方之意。传统式样的雕刻包括狮子寓意事事如意、人形寓意高人一等、猴子寓意马上封侯,寓意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