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声声慢》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晓)来风急。雁过也,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者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的这一首词,历来有不少人认为作于南渡之后,当时她丈夫赵明诚已经病死。因而,将其解释为孀居之苦、之痛交织在一起的作品。
但一开头,令人耳目一新的十四个叠字句子,如“大珠小珠落玉盘”,加上后边的“点点滴滴”,遥相呼应,就把闺中女子的孤独、无聊、怨尤刻画得淋漓尽致。整首词浓得化不开的怨,正好反映出女子的多情、深情,千古无两。




吃过海味
尝过山珍
香的美味却是
母亲土灶里烧出的农家菜
披过绸缎
穿过皮草
暖的衣却是
母亲煤油灯下缝补的衣裳
乘过飞机
坐过豪车
的坐骑却是
母亲泥泞路上背着我的肩膀
闻过天籁鸣
听过明星唱
动听的声音却是 母亲喊我回家的那一声呼唤
爬过高山
没有哪座山
比母亲瘦弱的身影高
见过大海
没有哪片海
比母亲宽广的胸怀大
母亲一生
没穿过华丽的时装
母亲一世
没化过靓丽的彩妆
但我心中
在雨里走,风里行的母亲
是天下美的女人
白天,母亲是太阳
是我一生不熄的温暖
夜晚,母亲是星光
是我一世梦中的守望




所谓“亮”者,是指一幅画能给在众人的作品中为突出和醒目,让人一眼见到,就能为它所吸引,所震撼,这就是“亮”了。
所谓“曲”者,就是画里面有股曲折不尽的意思,让人不能一眼看穿,而是感到余音袅袅,回味无穷,这便是“曲”了。
小事也是这样,高高的堂叔到我家串门的时候,总会开着玩笑说:“长的太高了也别扭,到了谁家里都得低着头才能进去。”说着就低着头迈进了门槛,往往我母亲就会接上一句:“是因为你长的高了,俺这门容不下你。”不知是表扬,还是批评,总会引来一阵阵笑声。假如堂叔到我家进门时不低头,必然就会碰着头,自己造成了小痛苦,别人也跟着不自在,哪还有低着头走进去换来的那种欢笑?
这些看来都是生活中再平常不过的小事,却说明了一个道理,现实生活中,在我们实现美好理想和远大目标的征途上,有时需要我们昂首阔步,奋勇前进;有时需要我们低头弯腰,才能跨过这道关键的门槛,获得成功。智者懂得:能低者,方能高,能屈者,方能伸。
曲的要求是很高的,因为它不仅求之于画面,还求之于画意和画境。这正如宋人郭河阳论画,说山水画的境界,便是可以观,可以游,和可以居了。
一幅画若能如此,无疑便已臻上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