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制药无尘车间工艺布局
1. 按工艺流程顺向布置,减少生产流程的迂回、往返。
2.无尘车间中人员和物料的出入门必须分别设置,原辅料和成品的出入口宜分开,防止源材料、中间体和半成品间的交叉污染。布置上要避免无关人员或物流通过生产区域。
3. 生产区(包括留验、包装)与原材料、成品存放区的距离要尽量缩短,避免***因往返运输而污染;对于极易造成污染的物料和废弃物,必要时可设置专用出入口。
4.人员和物料进入无尘车间要有各自的净化用室和设施,净化用室的设置要求与生产区的洁净级别相适应。人员和物料使用的电梯宜分开,且电梯尽量不要设在洁净区内,必须设置时,电梯前应设置气闸阀。
我国 无菌车间行业应加强技术创新:
紫外线灭菌杀菌 无菌车间(或接种箱内)喷洒3~5%石炭1酸溶液,一 方面使空气中附着有微生物的尘埃下降,另一 方面也可以杀1死一部门细1菌。周护养后的筹备工作1 若层流净化台检测***跨越划定尺度,应用尘埃粒子计数器找出其高1效过滤器的***1点并 修补,需要时,请维修工改换高1效过滤器或调风速。灭菌竣事后,放气速度不能太快,宜逐渐进行,使指针慢慢下降到“0”,才揭开锅盖,否则棉塞轻易冲出试管。
tba/19 机 无菌车间边主要无菌车间机种典型,当然要配合现场出产线。
首1选技术人员在设计无尘车间需采取以下措施:
1.设计方案应具有较好的适应性(灵活性),它是实验性车间必须考虑的问题(如单向流/非单向流的转换、分区转换等)。
2.厂址选择、建筑布局与工艺设置的合理性,可以从根本上降低初***及运行费用。
3.正确确定生产设备的热负荷对选定空调制冷设备有直接关系。
4.室内换气次数和末级过滤器效率之间的组合(达到相同级别)需进行经济比较。
5.新风集中处理有利于应用地下水预冷、除尘和加湿。
6.空调和净化功能的分离有利于发挥各自的技术经济合理性。
7.工艺过程中和空调系统的热回收是可以直接获益的措施,因此应充分利用这部分热量,使之达到物尽其用的目的。
电子行业无尘车间的结构在电子产品的生产过程中,环境温湿度、洁净度及压力梯度会对电子产品的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电子行业无尘车间要具备良好的绝热性与密闭性,这也反应在电子行业无尘车间的结构上。首先,电子行业无尘车间的结构一定要尽可能的紧密,结构中的间隙会为空气对流提供便利,影响电子行业无尘车间内的温度及压力梯度控制;其次,电子行业无尘车间的选材和结构要尽可能达到良好的绝热效果,比如以聚氨酯、铝蜂窝、聚苯、纸蜂窝等作为夹心层的结构,可以起到很好的绝热效果。同时,为了保证电子厂车间的洁净度,电子行业无尘车间的循环风换气次数要达到一定的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