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阁式塔
楼宏佛塔阁式塔的形式来源于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楼阁,这种塔在中国古塔中历史悠久,形体z高大,保存数量也z多。早期楼阁式塔应为木结构,因为易于毁于火灾,所以实物没有能够保存下来。早的楼阁式塔见于南北朝的云冈和敦煌石窟的雕刻中。隋唐以后,多用砖石为建塔材料,出现了以砖石仿木结构的楼阁式塔。金刚宝座式塔:这种名称是针对它的自身组合情况而言的,而具体形制则是多样的。
它们的特征是:每层之间的距离较大,塔的一层相当于楼阁的一层,各层面大小与高度,自下而上逐层缩小,整体轮廓为锥形。楼阁式塔的平面,唐代为方形,宋、辽、金时代为八角形,宋代还出现过六角形。明、清时代仍采用八角形和六角形。塔的结构,唐代为单层塔壁,中空,内部呈筒状,设木楼梯、楼板。宋、辽、金各代均在塔的中心砌"砖柱"。柱与塔壁之间为登临的楼梯间或塔内走廓。底部设简单台基,宋以前多不用基座。塔身每层都砌出柱、额、门窗。唐代用方柱和八角柱。辽、宋多用圆柱,栏额之上用普柏枋。各层檐下都用砖或石制成斗拱,式样与当时的木结构相似。世祖纪十三》:"咀喃番邦遣马不剌罕厂进金书、宝塔及黑狮子、番布、药y物。木结构楼阁各层有平座及栏杆,但砖石楼阁式塔,南北朝至唐代多不用平座,宋、辽、金始用平座。
早期著z名的楼阁式塔如西安塔、山西应县木塔、河南开封佑国寺铁塔、杭州六和塔、银川海宝塔、四川沪州报恩塔等等。
天津蓟县白塔
天津蓟县白塔在蓟县城西南隅,旧称渔阳郡塔,辽清宁四年建。塔平面八角形,通高30.6米。塔基下部砌花岗石条,上部筑仿木砖雕须弥座,其壶门内浮雕舞乐伎,刻工精细,栩栩如生。塔身南面设门,内置佛龛;东、西、北三面设砖雕假门;四个侧面凸雕碑形,上书佛j教偈语。八个转角处作重层小塔。塔身上出三层砖檐,檐角系铜铎。檐上置塔座承覆钵形圆肚、十三天和铜刹。塔建在一个外包砖石的夯土高台上,台子高4米多,分上、下两层,下层方形上层是八角形。此塔下部为密檐塔型,上部砌作覆钵式,是中国辽塔造型奇特之一例。
虎丘塔
虎丘塔位于苏州城西北郊,距市中心5公里。相传春秋时吴王夫差就葬其父(阖闾)于此,葬后3日,便有白h虎踞于其上,故名虎丘山,简称虎丘。
虎丘塔始建于五代后周显德六年(959年),落成于北宋建隆二年(961年)。塔七级八面,内外两层枋柱半拱,砖身木檐,是10世纪长江流域砖塔的代表作。由于宋代到清末曾遭到多次火灾,故顶部的木檐均遭毁坏,现塔身高47.5米。虎丘塔是座斜塔,塔尖倾斜2.34米,塔身z大倾斜度为3度59分,虎丘斜塔也被称为"中国的比萨斜塔"。由于宋代到清末曾遭到多次火灾,故顶部的木檐均遭毁坏,现塔身高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