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常消费品:调味品趋势向好
调味品行业总体趋势向好,产品结构升级明显。调味品2016年底和2017年上半年集中提价,以海天年初提价为开端,厨邦、千禾均有跟进动作或计划,随着餐饮企稳,调味品总体趋势向好,2017年Q1较为靓丽,海天味业、中炬高新、千禾味业一季报快速增长。总之,对于绝大部分人群来说,味精可以放心使用,但吃味精不是为了增加营养,用量也要适宜。同时,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与健康越来越重视,未来调味品向高1端化、品牌化和健康化升级是必然趋势,龙头将充分受益,
味精的秘密
味精也叫味素,化学名称叫谷氨酸钠。它是一种白色晶体,常用面筋或大豆为原料经过化学加工而制成。
味精能水解成谷氨酸(氨基酸的一种),它具有强烈的鲜味。不过,在使用时应特别留意温度,留意烹饪方法,不要过早的放进味精,由于谷氨酸钠在120度以上会发生化学变化变成焦谷氨酸钠,不仅鲜味减退,还有稍微的毒性,所以味精一般在出锅前加进。另外,忌和碱或小苏打同用,以免味精中的谷氨酸钠变成谷氨酸二钠而失往鲜味。目前,行业已经形成一个年销售额过千亿的大市场,调味品产业“小产品,大市场”格局正在形成。
味精与鸡精的差异,选择哪个?
一、生产原料的比较:
味精是以小麦、大豆等含蛋白质较多的原料经水解或以淀粉为原料,经发酵法加工而成的一种粉末状或结晶状的调味品。其主要成分为谷氨酸钠,还含少量盐、水分、脂肪、糖、铁、磷等物质。
鸡精主要由谷氨酸钠、呈味核苷酸二钠、用盐、鸡肉、鸡骨粉或浓缩抽提物为基本原料,添加香精、赋型剂,经混合、制粒、干燥而成的一种复合调味料。
其实,鸡精中含40%的味精
大部分鸡精的包装上都形象地画着一只肥鸡,或者写着“用上等肥鸡制成”、“真正上等鸡肉制成”。其实,它并不像我们想像的那样,主要是由鸡肉、鸡骨或其浓缩抽提物做成的天然调味品,它的主要成分就是味精和盐。其中,味精占到总成分的40%左右,盐占到10%以上。另外还有糖、鸡肉或鸡骨粉、香辛料、肌苷酸、鸟苷酸、鸡味香精、淀粉等物质复合而成。因为在高温下,味精会分解为焦谷氨酸钠,即脱水谷氨酸钠,没有鲜味。
味精和鸡精中的呈味核苷酸具有一种鲜味“相乘”效应,具有强烈的增鲜作用,其鲜度比同样浓度的味精高得多,是味精的换代产品。也就是说,鸡精的味道之所以鲜,仍然离不开味精的作用。只不过,有了肌苷酸、鸟苷酸的帮助,可以用较少的味精达到较高的鲜味水平。另外,肌苷酸、鸟苷酸都是助鲜剂,也具有调味的***,而且它们和谷氨酸钠结合,能让鸡精的鲜味更柔和,口感更圆润、丰满,且香味更浓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