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钻床
1、古代钻床——“弓辘轳”钻孔技术有着久远的历史。考古学家现已发现,公元前4000年,人类就发明了打孔用的装置。古人在两根立柱上架个横梁,再从横梁上向下悬挂一个能够旋转的锥子,然后用弓弦缠绕带动锥子旋转,这样就能在木头石块上打孔了。不久,人们还设计出了称为“辘轳”的打孔用具,它也是利用有弹性的弓弦,使得锥子旋转。
2、一台钻床(惠特沃斯,1862年)。到了1850年前后,德国人马蒂格诺尼早制成了用于金属打孔的麻花钻;1862年在英国伦敦召开的国际博览会上,英国人惠特沃斯展出了由动力驱动的铸铁柜架的钻床,这便成了近代钻床的雏形。
以后,各种钻床接连出现,有摇臂钻床、备有自动进刀机构的钻床、能一次同时打多个孔的多轴钻床等。由于工具材料和钻头的改进,加上采用了电动机,大型的性能高的钻床终于制造出来了。

钻床的主轴就是空心的,中心的通孔用来穿过拉杆拉紧立铣刀,立铣刀受旋转的横向力时才不会掉出来,钻孔时不用上拉杆.直接有钻夹头夹持钻头。由莫氏锥柄***,扁尾传动,产生旋转运动。
它的工作原理如下:用手摇动摇把,带动小锥齿轮旋转,与其啮合的大齿轮与丝母连在一起的套管通过顶块使主轴上下移动,完成升降(钻孔)动作。
1、钻夹头:用于装夹13mm以下的直柄钻头。
2、钻头套:用来夹持13mm以上的锥柄钻头。
普通钻头套的外、内锥相差一个号(内小一号),以内孔锥度表示,共分5种。 对普通钻头套的内、外锥度大小及钻头套的配接使用。 特殊钻头套的外、内锥一般相差二至三个号,可使选用的钻头套个数减少,也方便装拆。 一般立式钻床主轴的锥孔为3号或4号莫氏锥度,摇臂钻床主轴的锥孔为5号或6号莫氏锥度。

钻床检验项目
除按相关标准和相应标准检验外,其***标准的主要检验项目有:
①底座工作台面的平面度。
②工作台面的平面度(摇臂钻无此项)。
③工作台跳动(摇臂钻无此项)。
④主轴锥孔轴线的径向跳动。
⑤主轴回转轴线的径向跳动。
⑥主轴回转轴线对底座工作面垂直度。
⑦主轴套筒垂直移动对底座工作面垂直度。
⑧主轴在主轴轴向力作用下主轴轴线对工作台面垂直度的变化。
此外,摇臂钻床还应检验:
①摇臂转动对底座工作面平行度。
②夹紧立柱和主轴箱时主轴轴线的位移量。精度检验时必须参照JB2670-82《金属切削机床精度检验通则》进行。

主动轴的维护
①定期调整主轴箱及主轴驱动带的松紧程度;
②检查主轴有无轴向窜动;
③检查、调整主轴间隙;
④防止各种杂质进入油箱。每年更换一次润滑油;
⑤保持主轴与刀柄连接部位的清洁。需及时调整液压缸和活塞的位移量。
气动维护
1. 清除压缩空气的杂质和水分;
2. 检查系统中油雾器的供油量;
3. 保持系统的密封性;
4. 注意调节工作压力;
5. 清洗或更换气动元件、滤芯。
切削液供应检修
1.定期清洗水泵,过滤器,切削液箱。
2.检查切削液管道、喷嘴是否畅通,有无泄漏。
3.定期更换切削液。
4.定期检查切削液的浓度和酸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