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园林树木的修剪
修剪树木的两个原则:长树(长大、长密);好看(修剪不好看,不如不剪)
1、依据绿化功能的需要和设计的要求;
2、依据树龄及生长势强弱进行修剪。
修剪的时期:
剪除枯枝、死枝、病枝、残枝等不限定时间,应随时随地剪除,安全方便即可。而对于树木的技术修剪,整1形、扩冠、更新等必须在合理时段进行。
施肥
普通树木落叶后施基肥与萌芽前施追肥,花期长的在生长期中加一次追肥。灌木及小树在树冠投形下掘一断续的坪状沟,掘沟深度以达到根系为度。冬施宜深,施射沟近树浅而远树深。冬施以有机基肥为主,夏施以速1效追肥为主。
1.肥料选择
根据灌木品种需要、开花特性、生长发育阶段,选择施用有机肥、无机肥以及专用肥。
2.施肥时间
根据灌木开花特性、生长发育阶段,适时进行施肥。开花灌木可在开花前施肥,以追施磷、钾肥为主。
3.施肥方法
施肥时,肥料不能裸1露,采用埋施或水施等方法进行。施肥时应避免肥料触及叶片,施完后应及时浇水;根据灌木的种类、用途不同,每年施基肥1次,追肥2次;色块灌木和绿篱每年施基肥2次,追肥4次。

三分管理,七分修剪。通过科学合理的修整疏剪,不仅可以培养出优美漂亮的树形,还可调节养分的合理分配,促进树芽分化催长,达到枝叶丰茂生长旺盛,苗木提前开花,也能延长盛花期、果期。冬剪作用更大,自树木落叶后至萌芽前均可进行。在夏季养护人员常常因为树木一出现干旱现象就去浇水,甚至是为了降低空气温度,提高空气湿度和树体湿度,经常给树木淋水,从而造成树木根部积水,使树木根系腐烂直至死1亡。
灌木类
1. 一般灌木类应由内向外,先疏后截。保持內膛通透、立体开花、外围枝丰满的理想株型。
2. 丛球、绿篱、色块类植物,应先短截后再疏枝。即绿篱、色块类植物,先剪顶面,再剪侧面,当外部修剪成大体轮廓后,再疏除枯死枝。球形树,先剪球体表面,再对内部枯死枝、过密枝进行修剪。
落叶乔木树种
1. 修剪应遵循先疏枝,后短截的方式。
2. 按照先剪大枝,再剪中等枝,后剪小枝的顺序依次进行。这样既能解决树体通风透光问题,又可避免骨干枝上出现枝条过稀的秃裸现象。
3. 先疏病枯枝,再疏无用枝,从而以免出现偏冠,內膛空秃现象等。
4. 先剪内膛枝,后剪外围枝,可避免外围枝过稀,观赏效果欠佳等。
果树类
1. 按照先拉枝,再疏枝,后截枝的顺序进行修剪。通过拉枝改变枝条伸展的角度填补空缺方向,避免因先将密枝疏掉,缺枝处因找不到能利用的枝,而造成内膛枝条出现空缺。
2. 修剪时,由外向内,先剪大枝,再剪中等枝,后剪小枝的顺序进行修剪。以达到大枝稀,小枝密,既解决了冠内通透问题,又保证了一定的结实量。
3. 先上后下,以利于盛果树形成上小下大、上稀下密的树体结构。避免人员下树,修剪掉落的残枝对下层枝芽的损伤,导致下部枝条缺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