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礼是人生礼仪中后一个仪礼
葬礼是人生礼仪中后一个仪礼。如果把一个生命的诞生比喻为春天的开始的话,那么,便是相当于一年中的岁末。正如岁末的节日?年节被作为四季节日中为隆重的节日一样,关于的仪礼也是人生仪式中为隆重的仪礼,因此,可以说是人生盛大的节日,而葬礼则是这个节日的曲目。
纵观传统葬礼的全过程,我们可以看出,礼仪在理论上具备两方面的功能:一是割断死人与生者的联系,把死者的打发到另外一个世界去,免得回来作祟;二是设想一个美妙的世界,这种美妙的构想既可以把吸引过去,同时也给生人带来对未来彼岸世界的希望。这是就葬礼的普遍功能而言的。而具体到中国传统丧礼,更加突出对活人的作用。与其他文明形态的丧礼相比,中国以儒家为主导的礼俗有着更为特殊的品性。
葬礼的内涵逐渐突出孝的主题
葬礼意味着孝义的延续,在汉文化葬礼的发展过程中,葬礼的内涵逐渐突出孝的主题。丧礼为孝子贤孙提供了表示孝敬之心的机会;活人可以表达对死者的尊敬,排场的仪式可以使家人脸上增光。同时,中国人贱野羞瘠、慎终追远的传统,也使丧礼更加庄严肃穆。民间的习俗同人们普遍的信仰与知识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仪式也体现了这种价值观。不能尽孝,对于传统的中国人来说,就等于精神支柱的崩塌。
古濮越人生前善于用舟,死后以船为棺安葬,乃自然之事
古代濮越民族的生活习性对其葬式产生了深刻的。纵观我国崖葬的葬具,虽然样式不少,但般形棺是早期的典型形制。从发掘情况看,东南地区的崖葬棺具的船形虽不如西南地区的显著,但都是用圆筒森林半开刳成,整个棺具极似独木舟,这也是船的一种,是舟的原始型。古濮越人生前善于用舟,死后以船为棺安葬,乃自然之事。 类似情况,在南太平洋的萨摩亚人和越诺人中也有。由于他们为海岛人家,非船不能生,而以死者生前使用的船作为葬具。因此船形之棺,应是肇始于独木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