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船吊厂家的液压系统发热的原因
船吊液压系统发热的原因:
1.船吊厂家油箱容积太小,散热面积不够,未安装油冷却装置,或虽有冷却装置但其容量过小。
2.船舶起重机按快进速度选择油泵容量的定量泵供油系统,在工作时会有大部分多余的流量在高压下从溢流阀溢回而发热。
3.船吊厂家系统中卸荷回路出现故障或因未设置卸荷回路,停止工作时油泵不能卸荷,泵的全部流量在高压下溢流,因此产生溢流损失而发热,导致油液发热。
4.船用起重机系统管路过细过长,弯曲过多,局部压力损失和沿程压力损失大。
5.船吊元件精度不够及装配质量差,相对运动间的机械摩擦损失大。
6.船用吊机车配合件的配合间隙太小,或使用磨损后导致间隙过大,内、外泄漏量大,造成容积损失大,如泵的容积效率降低,发热快。
7.液压系统工作压力调整得比实际需要高。有时是因密封过紧,或因密封件损坏、泄漏增大而不得不调高压力才能工作。
8.气候及作业环境温度高,致使油温升高。
9.选择小型船用起重机油液的粘度不当,粘度大粘性阻力大,粘度太小则泄漏增大,两种情况均能造成油液发热。
船吊厂家的液压马达适用的液压油
一般来说,船吊厂家柱塞式液压马达使用46#抗磨液压油。 抗磨液压油磨液压油(HM液压油)是从防锈、液压油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有碱性高锌、碱性低锌、中性高锌型及无灰型等系列产品,它们均按40"C运动粘度分为22、32、46、68四个牌号。
质量要求 :
(l)合适的粘度和良好的粘温性能,以保证液压元件在工作压力和工作温度发生变化条件下得到良好润滑、冷却和密封。
(2)良好的极压抗磨性,以保证油泵、液压马达、控制阀和油缸中的摩擦副在高压、高速苛刻条件下得到正常的润滑,减少磨损。
(3)优良的安定性、水解安定性和热稳定性,以抵抗空气、水分和高温、高压等因素的影响或作用,使其不易老化变质,延长使用寿命。
(4)良好的抗泡性和空气释放值,以保证在运转中受到机械剧烈搅拌的条件下产生的泡沫能迅速消失;并能将混入油中的空气在较短时间内释放出来,以实现准确、灵敏、平稳地传递静压。
(5)良好的抗乳化性,能与混入油中的水分迅速分离,以免形成乳化液,引起液压系统的金属材质锈蚀和降低使用性能。
(6)良好的防锈性,以防止金属表面锈蚀。
船吊厂家注意事项 :
(1)要保持液压系统的清洁,及时清除油箱内的油泥和金属屑。
(2)按换油参考指标进行换油,换油时应将设备各部件清洗干净,以免杂质等混入油中,影响使用效果。
(3)储存和使用时,容器和加油工具必须清洁,防止油品被污染。
(4)该油品主要适用于钢-钢摩擦副的液压油泵。用于其它材质摩擦副的液压油泵时,必须要有油泵制造厂或供油本产品所适用的油泵负荷限值。
船吊厂家
如何解决船吊厂家的液压油温度过高 一原因分析 一般是没有散热器的加装液压油散热器!
冷却系统漏水或冷却水不足;
2.水温表指示不准或失灵;
3.冷却系统水垢太多,散热效果差;
4.散热器护罩网或散热器芯通风道被杂物堵塞,致使散热不良;
5.水泵、风扇皮带过松或折断;
6.水泵损坏,风扇叶片装反或变形,风圈损坏;
7.节温器损坏在主阀关闭位置;
8.发动机长期超负荷运转及供油时间过迟等。
排除方法 当船吊厂家发动机在工作中出现水温过高故障时,应注意观察故障现象,找出原因予以排除。首先要检查水温表是否失灵,若不准或失灵应更换;然后检查水箱是否缺水,进 水管、散热器是否漏水,除从外部直接观察外,还可用打气的方法来检查漏水部位。散热器漏水部位可用锡焊修补,如某根散热管较重,可将两头夹扁堵 塞。工作中发现有轻微漏水,可用肥皂堵住,待停车后修理。若非上述原因,应进一步检查发动机壳体是否有裂纹,阻水圈是否损坏,也要检查水泵泄水孔是否漏 水。后检查散热器盖的排气阀是否失效,如失效应更换。 若非冷却水泄漏问题,则应分两种情况对故障进行分析排除。
船吊厂家操作注意事项
船吊厂家操作注意事项:1、了解起重货物的大小,找到货物中点位置到吊机立柱中点的距离,根据距离查看吊机起重能力参数。2、吊机起重能力是固定的,吊机工作半径越大。起重的货物越轻,工作半径越小,起重的货物越重。3、考虑小型固定式船吊吊机的起重大小与底盘大小的承受能力,大梁是选越大的越好,吊机大了而底盘小了,会使大梁变形和断裂。底盘小了,发动机的功率就小,影响吊机的起重能力。
小型固定式船吊***须知:
1、操作人员应注意经常检查冷却液、润滑油、制动液、液压油以及燃油油位和品质,并注意检查整车的密封性。同时,应强化随车吊各润滑点的润滑,建议在磨合期内,每班都要对润滑点加注润滑脂。
2、注意经常观察随车吊各仪表指示,出现异常,应及时停止操作予以排除,在故障原因未找到并排除前,应停止作业。
3、当随车吊磨合期结束后,应对整车进行强制***,做好随车吊检查和调整工作,同时注意油液的更换。
船吊厂家选购注意事项:
1、消费者需要对生产厂家以及品牌进行详细的了解,其中包含公司的生产实力以及技术实力;
2、其次还要了解产品的规格型号以及价格参数等问题,综合多种产品选择一款性价比高而且适合自己的;
3、除了上述的两点注意事项之外,产品的细节处也不容忽视,比如产品质量等,如果对于该点想要进行系统深入的了解,顾客可以前往生产厂家一探究竟;
4、除产品的质量之外的一点就是产品的附带服务项目,比如产品的运输以及***服务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