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基加固的方法
1、锚杆静压桩法
锚杆静压桩法适用于淤泥、淤泥质土、粉土和人工填土等地基用土。
锚杆静压桩是指利用锚固于原有基础中的锚杆提供的反力实施压桩,压入桩一般为小截面桩,主要用于基础的加固处理。其优点是所用机具简单,易于操作,施工不影响工期,可在狭小的空间内作业,传荷过程和受力性能明确,施工简便,质量可靠,缺点是承台留孔,锚杆预埋复杂。
2、加大基础底面积法
加大基础底面积法适用于当既有建筑的地基承载力或基础底面积尺寸不满足设计要求时的加固。可采用混凝土套或钢筋混凝土套加大基础底面积。
当基础承受偏心受压时,可采用不对称加宽;当承受中心受压时,可采用对称加宽。

1、加大基础底面积法
2、高压喷射注浆法
高压喷射注浆法适用于淤泥、淤泥质土、粘性土、砂土、人工填土和碎石土等地基。
高压旋喷注浆法始创于日本,它是在化学注浆法的基础上,采用高压水射流切割技术而发展起来的。高压喷射注浆就是利用钻机钻孔,把带有喷嘴的注浆管插至土层的预***置后,以高压设备使浆液成为20Mpa以上的高压射流,从喷嘴中喷射出来冲击***土体

加固改造设计的主要注意事项
特殊地区要灵活应变
在一些特殊地区,特殊环境下,要保证改造后的一些重要性能,如防震、防潮湿等。例如在di震多发区,我们就要不仅仅考虑其基本保障结构,还要有足够的安全储备以满足建筑的抗震能力。设计师要考虑到建筑强度、刚度是否会因为局部改造而发生突变,因为一旦发生,就会严重影响抗震能力。另外,我们还应考虑到建筑要有一定范围的结构变形,是能在发生***情况下有一定的保护能力,给住户赢得一些遇险自救时间。面对此种特殊区域,就需严格要求设计精度,提高强化其延性,使之安全系数达到要求。

建筑物基础加固方法有哪些
密实法
1.振动压实法:在地基表面施加振动力,以振实浅层松散土。振动压实效果取决于振动力、被振的成分和振动时间等因素。用此法处理以砂土、炉渣、碎石等无粘性土为主的填土地基,效果良好。
2.强夯法:利用重量为8~40吨的重锤从6~40米的高处自由落下,对地基进行强力夯实的处理方法。经过强夯的地基承载能力可提高3~4倍,以至6倍,压缩性可降低200~1000%,影响深度在10米以上。此法适用于处理砂土、粉砂、黄土、杂填土和含粉砂的粘性土等。施工时噪声与振动较大。
3.堆载预压法:在堆积荷载作用下,使饱和软土层排水固结,提高抗剪能力,增加地基稳定性。
4.砂井堆载预压法:在软土层中按一定距离打入管井,井中灌入透水性良好的砂,形成排水“砂井”,在堆载预压下,加速地基排水固结,提高地基承载能力。此外,还有挤密砂桩法和振动水冲桩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