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CW次氯酸溶液的杀菌原理
DCW次氯酸溶液的杀菌原理
次氯酸分子很小且不带电荷,在杀菌、杀病毒过程中不仅可作用于细胞壁、病毒外壳,还可渗透入菌(病毒)体内,与菌(病毒)体蛋白、核酸、和酶等有机高分子发生氧化反应,从而***病原微生物;
它一般用作漂白剂、氧化剂、除臭剂和***。在水溶液中,次氯酸部分电离为次氯酸根ClO(也称为次氯酸盐阴离子)和氢离子H 。含有次氯酸根的盐被称为次氯酸盐。广为人知的一种家用次氯酸盐***是次氯酸1钠(N***O)。通过高1端微电脑系统控制机组的运行参数,PLC每分钟监控系统参数达300次,即时调整参数,保证生产出的杀菌溶液浓度、PH值的稳定。因此,次氯酸具有强氧化作用和漂白作用,常用漂白1粉的主要成分就是次氯酸钙。 当纯净的氯1气通入水中时,会形成次氯酸和氯1化氢(HCl,盐酸):Cl? H?O =可逆=HClO HCl。次氯酸也是较弱的含氯酸,盐酸的pH和碱度均低于它。
想了解更多详细信息,赶紧拨打图片上的电话吧!!!
次氯酸的制法
次氯酸在国际上已被论证为高1效、安全、绿色环保的消毒灭菌产品之一。目前生产次氯酸的方式主要有:电解稀盐酸;它采用ECA技术,通过受专利保护的陶瓷纳米隔膜电解盐和水,生产出高浓度、高稳定性、pH可调节的次氯酸杀菌溶液。弱酸与N***O配比而成;电解盐水。稀盐酸和N***O腐蚀性高,容易对操作人员及设备造成伤害;而通过电解盐水制取次氯酸就相对比较安全,不会对人、设备和环境构成任何威胁。
DCW次氯酸发生器利用ECA技术,通过电解盐和水来生成次氯酸溶液,无需添加化学***,生产及使用过程不存在潜在危害。溶液有效氯500-800ppm,pH值在5.0-8.5之间任意调节,ORP值大于1100mv,杀菌效果显著。
次氯酸发生器
次氯酸发生器是通过电解反应生产次氯酸溶液的设备。常用的生产方式有以下几种:一种是电解稀盐酸,一种是电解饱和盐水,还有一种是用弱酸与次氯酸1钠配比而成。
丹麦DCW次氯酸发生器用0.3%的饱和盐水和99.7%的水充分混合后,利用目前***的ECA技术进行电解,凭借独有的陶瓷纳米隔膜和独有的电解技术生产出高浓度、高稳定的次氯酸溶液,杀菌后可降解成盐和水,既安全又环保,是理想的消毒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