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竹造林方法
弋阳县兴荣竹木制品加工厂主要经营个类竹子、有毛竹(5寸-13寸)、菜架竹(2.4米)、小山竹(3米-6米)、竹片(2米-5米)、2米片等各种加工。
造林方法有移竹造林、移鞭造林、截秆移兜造林、实生苗造林和鞭苗造林等。其中,移竹造林法在生产中应用广。
选好母竹:母竹以竹龄2-3年生、胸径3-6厘米、生长健壮、分枝较低、枝叶繁茂、竹节正常、无病虫害的林中竹为宜。挖母竹前应作好标记,使之在竹林中分布均衡。
竹林施肥
科学施肥:施用化肥应以氮、磷肥为主的复合肥,每亩可施复合肥15公斤。如果进行伐桩施肥,则先打通竹兜内竹节,每伐桩兜内施入尿素或碳酸氢铵0.25-0.5公斤,再复土密封。另外,竹林施用有机肥对竹林生长尤为重要,施肥量每年每亩可施有机肥50-100公斤或饼肥150-200公斤或塘泥100-200担。竹秆寿命短,开花周期长,没有次生生长,竹鞭具有强大的分生繁殖能力。有机肥在秋冬结合垦复挖沟或挖穴埋入土内。
毛竹的植物文化
毛竹四季常青,竹秆挺拔秀伟,潇洒多姿,卓雅风韵。另外,其观赏价值还表现在竹秆虚心。高风亮节,品格高尚;竹秆刚强正直,不屈不挠,不畏冰封雪裹,依然本色,和松、梅并列为岁寒三友,这些特殊价值,是人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宝贵精神财富的源泉。
护笋养竹
护笋养竹是提高竹林密度,增加产量的关键措施。做到不挖鞭笋楠竹和冬笋,保护春笋,及时疏退笋。鞭笋俗称鞭梢,是楠竹地下系统构造者。挖掘鞭笋,不仅直接妨碍新鞭鞭延,而且带来次年出笋量减少,成竹质量差。一般认为冬笋不能成竹。花纹乡星星村群众在1972年冬观测3株冬笋证明,冬笋是春笋的前身,是竹笋生长发育的一个阶段,冬笋是能成竹的,因此应严禁挖取冬笋。春笋出土后,林内应禁止放牧。一株毛竹从出笋到成竹只需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当年即可砍作造纸原料。在清明、谷雨出笋盛期,要及时疏除退笋。退笋明显特征是,早晨笋尖上无“露水”和壳上的毛枯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