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生资源回收的由来:
2007年回收利用再生资源1.82亿吨,其中废钢铁8392万吨,废有色金属999.65万吨,废纸6021万吨,废塑料1488万吨,其他如废橡胶、废棉、废麻、废化纤、碎玻璃等1300万吨。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也带动了动力电池的产量,而电动汽车的“核心”动力电池寿命只有5-8年,因此我国动力电池即将迎来大规模的报废期。我国的再生资源回收行业从1997年才开始起步,仍处于起步阶段,还属于朝阳产业,虽然我国再生资源行业得到迅猛发展,但与我国再生资源产生量和需求量相比,与发达***对再生资源的利用情况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我国再生资源发展还存在巨大的市场空间。
在我国对称为第二资源的废旧物资的回收、运用作业也十分重视。本文介绍了退役动力电池在有价值资源回收方面的发展现状,***对新兴的材料再生与修复工艺进行了阐述,以及对未来电池回收工艺的发展进行了预测。以上海市为例,1981年到1985年的第六个五年计划时刻,颠末宜山训练厂从2942吨的各种废旧铅、锡回收后剩余的灰渣泥等下脚料中提取锡就有227.8吨,平均回收率达7%,颠末上海市永胜金属训练厂和贵稀金属训练厂从各种金属下脚料中回收加工提炼出黄金就有1005公斤,白银220吨,不但价值达8803万元,而且还消除了对环境的污染。
既然人们日常使用的普通电池不属于***废物,那么,对于这些电池还要不要回收处理?
目前,控制废电池污染的主要手段不是回收而是替代。回收废电池的做法并不是不鼓励,而是因为回收后的处理是一个难题。现在,新型电池越来越多,企业如果想要占领市场,那么其生产的电池就必须符合标准。目前,我国尚未建立起健全的废电池回收和处理体系,主要的原因是经济问题。废电池处理需要一定的成本。根据谁污染谁付费原则,废电池回收处理的成本应该由产生者负责,也就是说由消费者来付这个钱,消费者买一个电池就要交相应的处理费。但是,这样管理起来十分繁琐,于是就引入了生产者延伸责任制,将责任延伸到生产者那里。比如德国、瑞士等***都是回收废电池的,回收处理的费用由电池生产厂家来出。
从事再生塑料回收利用及加工的企业和人员数量庞大且稳定增长,主要是以个体户和农民为主,也有一些其他行业***商。目前电动汽车中动力电池正极材料以磷酸铁锂和三元材料为主,三元材料中含有镍、钴、锰等金属元素,回收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塑料再生行业为农村经济增长、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增加收入提供了渠道,为资源再生利用、环境保护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是环保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再生塑料是依据在其使用寿命结束后仍具有回收利用价值而存在的不同形态的塑料,几乎所有热塑性塑料都具有回收利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