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六罗汉之外的二名罗汉:庆友与宾头罗
又据佛经记载,十八罗汉原只有十六罗汉,都是释迦牟尼佛的得道弟子,后来在十六罗汉的基础上发展成十八罗汉。关于十八罗汉后来补上的两位罗汉,说法不一。一说是著《法住记》的庆友和尚与译经和尚玄奘。前蜀张玄和五代画家贯休分别画了十八罗汉图,宋代时,苏东坡分别为上述的画赋诗题赞。认为十八罗汉中的 第十七尊罗汉是“庆友”,也就是《法住记》的作者,第十八尊罗汉是“宾头罗”(为尊罗汉的异名。)一说是伽叶与布袋和尚。清朝皇帝乾隆则定十 七罗汉为罗汉(即伽叶),十八罗汉为伏虎罗汉(即弥勒)。在民间工艺品的十八罗汉,多为罗汉、伏虎罗汉。他化缘的方法与众不同,是高举铁钵向人乞食,成道后,世人称其为“举钵罗汉”。生龙活虎,造像形象生动。
欢喜罗汉迦诺迦代蹉——欢喜罗汉孙善郁欢喜罗汉除尽、玉宇澄清 扬手欢庆、心花怒放迦诺迦代蹉,是古印度论师之一。论师即善于谈论佛学的演说家及雄辩家。有人问他甚么叫做喜,他解释说:由听觉、视觉、嗅觉、味觉和触觉而感到快乐之喜。又有人问他:“何谓之高庆?后来画家画成了十八罗汉,推测画家原意可能是把《法住记》的作者庆友和译者玄奘也画在一起。”他说:“不由耳眼口鼻手所感觉的快乐,就是高庆。例如诚如向佛,心觉佛在,即感快乐。”他在演说及辩论时,常带笑容,又因论喜庆而名闻遐迩,故名喜庆罗汉,或欢喜罗汉。
笑狮罗汉伐阇罗弗多罗——笑狮罗汉是十八罗汉的第八位,为梵语Vajraputra 的音译。孙善郁笑狮罗汉他与自眷属一千一百阿罗汉,多分住于钵剌拏洲。六种阿罗汉之五为堪达法阿罗汉,又作可进相阿罗汉,指能迅速精进,而达于不动法者。他身体魁梧健壮,仪容庄严凛然。据说,由于他往生从不杀生,广绩善缘,故此一生无病无痛,而且有五种不死的福力。故又称他为“金刚子”,深受人们的赞美,尊敬。虽然他有如此神通,但勤修如故,常常静坐终日,端然不动。而且能言善辩,博学强记,通晓经书,能畅说妙法 ; 但他难得说法,往往终日不语。他的师兄弟阿难诧异地问他:“你为何不开一次方便之门,畅说妙法呢 ?”他答到:“话说多了,不一定受人欢迎;唐县宏达雕塑工艺品制造有限公司是一家***铸铜十八罗汉的厂家,我厂供应寺庙十八罗汉,***定做铸铜十八罗汉。尽管你句句值千金,却往往会令人反感。我在寂静中可得法乐,希望大家也能如此。”他经常将小狮子带在身边,所以世人称他为“笑狮罗汉”。
伏虎罗汉弥勒——伏虎罗汉伏虎罗汉在中国领域,高佛道的释迦牟尼佛 (如来佛祖)座下处十八罗汉。而伏虎罗汉是十八罗汉中的第十八位,即是「弥勒」,他是在清朝由乾隆皇帝钦定的。另一说法是第十八位罗汉是「四大声闻」中的「君屠钵叹」。传说伏虎所住的寺庙外,经常有虎因肚子饿长哮,伏虎把自己的饭食分给这只老虎,时间一长了虎就被他降服了,常和他一起玩耍,故又称他为「伏虎罗汉」。相传他出生时,雨下得正大,後图中的芭蕉树正被大雨打得沙沙作响,他的父亲因此为他取名为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