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善活塞杆耐蚀性的方法:
一、机械加工方面:
1、镀前工件的表面不得有任何划痕、擦伤等,且表面粗糙度应不大于Ra0.2,另外,还应该尽可能地降低表面机械加工的残余张应力。
2、镀前工件在进行加工工件的***中心孔应保持良好的状态。其中心孔采用带护锥形式或者圆弧形中心孔,且每次加工安装工件时,应仔细地将中心孔进行擦拭干净。
3、受镀表面的边缘锐角,均须进行倒钝。而且镀铬后的活塞杆应***行精磨,磨削裕量0.03-0.05mm(单边),然后再超精珩一次,这样可以有效防止镀层裂缝。
二、镀铬工艺方面:
1、可以采用复合镀铬新工艺,对活塞杆进行双层镀铬。镀铬时,应在靠近基体金属处先镀一层低硬度、富有塑性的无孔铬,然后,再镀一层硬铬。这样,可以保证活塞杆的耐蚀性、耐磨性。
2、在进行复合镀铬的工艺进,其镀底层铬的温度为65-70℃,电流密度为25-30A/dm2。镀外层硬铬时,温度为50-55℃,电流密度为45-55A/dm2 。而且工件在每次进镀槽后,都必须要进行阳极处理,这样可以使受镀表面活化。
3、镀硬铬时的电流密度应该从零开始逐渐增大到规定值,这样可以避免铬层内产生过大的内应力,影响铬层间的结合强度。此外,在镀硬铬时采用仿形电极,这样保证镀层有均匀的厚度。
大型设备轴头磨损后的修复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当轴的材质为 45号钢(调质处理)时,如果仅采用堆焊处理,则会产生焊接内应力,在重载荷或高速运转的情况下,可能在轴肩处出现裂纹乃至断裂的现象。如果采用去应力退火,则难于操作,且加工周期长,检修费用高。当轴的材质为HT200时,采用铸铁焊也不理想。一般是液压油温太高所致,且此现象多发生在使用较多的铲斗油缸的前半部分.压缸活塞杆拉伤后,若不及时处理,轻则影响正常使用,重则使液压缸不能工作。
国内针对轴类磨损一般采用的是补焊、襄轴套、打麻点等,如果停机时间短又有备件,一般会采用更换新轴,一些维修技术较高的企业会采用电刷镀、激光焊、微弧焊甚至冷焊等,这些维修技术需要采购高昂的设备和高薪聘请技术工人,国内一些中小企业一般通过技术较高外协来帮助修复高价值轴,只不过要***高昂的维修费用和运输费用。2、设备气缸活塞杆在检查合格后,在装上新密封胶圈时,应保证密封胶圈平整而不扭曲。
这样的工作条件要求毛坯是锻件。加工精度要求高,有很强的综合机械性能,与填料接触部位在工作温度下硬度要高,粗糙度为Ra0.16μm~Ra0.32μm[3]。若活塞杆的设计不合理,制造、使用以及维护的不正确,都可能造成早期活塞杆的断裂,就有可能损毁其他零件,严重时可能造成整个设备的毁 坏[4]。根据生产情况,工程技术人员从活塞杆的选材、热处理、机械加工等多方面进行了研究,但对毛坯生产的研究却很少。2)镀层硬度高(900~1200HV),呈均匀密集的网状裂纹,耐磨性能好。
液压缸活塞杆拉伤后,若不及时处理,轻则影响正常使用,重则使液压缸不能工作。我们的修复方法是,对较轻的拉痕采取局部修磨抛光的方法修复;对较重的拉痕则采取焊补加人工修磨的方法修复。
拉痕的形成:对起重机解体后,发现有一根变幅缸活塞杆被严重拉伤,拉痕并排6条。造成活塞杆拉伤的主要原因是:防尘圈脆化呈块状脱落以后,不但失去了防尘作用,而且该处还堆积了许多灰尘与杂志,使活塞杆直接与杂质硬磨,导致活塞杆被拉伤,伤痕再刮坏缸口橡胶密封组件,造成液压缸严重外漏。而O型密封圈的安装后,会比被密封表面的内径大,结构比较简单,且摩擦阻力小。
无锡活塞杆加工修复要求:填料与母材必须结合牢固、平滑;调料必须耐用并易于手工加工;手工加工必须保证活塞杆直径误差小于0.06mm。经分析,决定采用的填料为J422焊条。因为,酸性焊条对铁锈、油污及水分不敏感,不容易产生氢化孔;工艺性好,易于操作;焊缝成型美观;在机械应力上比拟大与抗强腐蚀作用的时分,厚度上也就会到达l50~300μm。材料硬度适中,易于手工加工;电弧稳定,熔深较大,与母材结合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