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O9000认证就是通过公正的第三方认证机构认证,管理体系服务通过拜访企业,审核其管理体系并颁发证书来证明企业的管理体系运行是符合标准的要求。当企业获得管理体系的证书,管理体系服务作为认证机构将对其进行定期的监督审核来确保其管理体系的运行是符合标准的要求。通过认证的好处企业通过认证将为其客户、竞争对手、供应商、员工和***方展示其在同行内的***地位。在什么地方可以获得有关修订版标准的相关信息? 有多种来源可以获得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修订版标准的有关信息,其中包括国际互联网络,它提供了有关修订程序、被更新的内容等方面的较详细信息,设在瑞士的ISO中心网站上公开发布了有关修订程序的一般信息。ISO9000:2008正式审核会需要的资料审核按审核计划实施,各部门应做好准备工作。同时各国的***标准机构将能够为使用者提供新的修订版草案副本,各ISO9000认证/构也能够提供标准转化安排方面的指南文件。
ISO9000认证标准加强企业管理控制 ***等联合下发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作为加强企业管理控制、促进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将于2009年7月1日在上市公司范围内实施;随着ISO9000认证标准的不断完善,其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从生产领域到服务领域,从私营***到公共***。在我们推广企业信息化内控方案的时候,发现不少企业在考虑采用信息技术来完善自己的内部控制体系的过程中面临着一个困惑,我们已经建立了完备的ISO9000质量保证体系,也是可以帮助企业防范经营风险,它与企业内控体系是什么关系?显然,这是一个需要澄清并予以回答的问题。
一般而言,ISO9001质量目标的设定有下几项特别值得注意的要点: 一、重要性 目标的设定须具有特定性,并非一般日常例行性作业,但重要的例行性工作应在此限。若部门的目标项目众多而难以分辨其相对重要性,可以参考质量职责分配表来考虑和筛选。即部门的主要职责不同,质量目标所关注的点也不同。 二、数量化 为便于期末核算目标的达成程度,目标应设法加以数量化,以获得明确在绩效衡量指标。所谓目标数量化,应能明确计算公式或测评方法。比如,应根据公司产品特点,运营模式,将及时再进一步量化,比如说在接到顾客投诉后,4小时给予响应,2个工作日处理完毕。在实ISO9001:2000标准的起步阶段,可将质量管理体系范围限定在业务管理,当条件成熟时,再将行政管理和精神文明建设纳入质量管理体系。还有一种做法,就是将行政管理、业务管理、精神文明建设全部纳入质量管理体系,但在《质量手册》中规定,ISO9001认证内部审核的范围包括仅限于业务管理。所以要把业务精、年纪轻、观念意识强的人员培养成内审员,推进单位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这样做,可以有效克服“两张皮”现象,避免质量体系管理与行政管理、精神文明建设相脱节。因此,可将产品定义为“行政和服务”。其主要表现形式是文件、***、信息、请示、答复、态度、效率和形象等。产品的类别是服务。
企业推行ISO9000的典型步骤,可以看出,这些步骤中完整地包含了上述五个过程:
企业原有质量体系识别、诊断;
任命管理者代表、组建ISO9000推行***;
制订目标及激励措施;
各级人员接受必要的管理意识和质量意识训练
ISO9001标准知识培训;
质量体系文件编写(立法);
质量体系文件大面积宣传、培训、发布、试运行;
ISO9000认证内审员接受训练;
质量管理体系完善和改进;
申请认证。
ISO 9001:2000标准的主要内容及变化 2000版ISO9000认证标准的主要内容集中在4~8章,分别为质量管理体系、管理职责、资源管理、产品实现及测量、分析和改进。第四章包括建立、实施和保持质量管理体系的总要求以及对文件的要求。第五章包括管理职责、以顾客为中心、质量方针、质量管理体系的策划、职责和权限、内部沟通、管理评审,强调了高管理者在建立、实施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作用。根据认可要求,申请的认证范围所对应的产品,必须在现场审核时能够在正常生产。第六章包括资源的提供、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强调了***为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必须提供适当的资源并加以管理,这实质上还是高管理者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