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杂交构树的特点
构树是我国特有的含纤维树种,属特种经济林,其韧皮纤维输液等利用价值极高,耐干旱瘠薄,是荒山石漠化处理比较合适的树种,也是扶贫攻坚,农民脱贫增收的重要途径。构树的叶片含蛋白质非常高,20-30%左右,远高于玉米,小麦,氨基酸,***,碳水化合物非常丰富,用于牲畜饲料,树皮,杆用于造纸,随着***提出构树扶贫产业优先要求,杂交构树是经***改良,人工培育的一种具有优异的抗逆性的速生丰产树种,可满足经济、生态多方面的服务功能,杂交构树可在我国边际土地大量种植,既能获得粗蛋白木本饲料,解决农牧争地的矛盾,帮助农户脱贫致富,又能改善贫困地区的生态环境,在精准扶贫的形势下,构树扶贫必将为构筑贫困地区群众脱贫注入新的强大动力。为解决以上难题,公司决定自主研发建设太阳能烘干房,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和辛苦,终于成功运行,正式启用。
杂交构树种植技术
杂交构树栽植技术:
栽植:苗床种植三排,株距0.6米,行距0.7米,按株距定点挖穴,行与行的穴坑要求平行间错,穴径为25cm左右的方径,穴深为20~25cm。栽植时要将种苗放入穴坑放直,回填土时,保证土壤与种苗根系充分接触,不留缝隙。栽植深度以覆盖种苗基质块为准,填土经压实以后,再用松土覆盖。构树又有吸收抵抗污染物和尘埃的能力,在公路和城镇栽植,可起到净化空气、改善环境的作用。定植后立即灌溉,洇实土壤,灌溉时水流宜缓,宜深透。水渗之后应检查有无歪斜、下沉的种苗和土壤有无裂缝或缺土等状况,进一步的再做调整或补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