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泥制管机的喂料程序如下:
管壁厚度小于50㎜时,自前端(承插口或企口管的承口端)距管口约25-30㎜处依次喂至管口,再自另一端距管口约25-30㎜处依此喂至管口,以保证两口辊压成型之后,由前端后退辊压成型管身。管壁大于60㎜时,可先均匀铺混凝土至管壁厚度的2/3,以稳定钢筋,然后重复上述喂料程序。 2、喂料量以控制压实后混凝土高于挡圈3-5㎜为准,为便于观察应随时刮去挡圈上粘着的混凝土,有条件时可用照射灯光检查。首先用专用台车将安装好钢筋笼的模具套入水泥制管机的辊轴内,使模具轴心线对准辊轴以避免模具及钢筋笼与辊轴及门架刮碰,待关闭门架并锁紧后将模具轻落到辊轴上。 3、喂料时控制料流均匀,连续无间断,或进或退一气呵成,不前后往返,不断续补料避免混凝土在管模内堆积,以克服管模因局部偏厚而跳动,防止由此而造成混凝土开裂、塌落和钢筋骨架受到不均匀挤压而变形。
制管过程控制:
1. 钢筋笼。钢筋制做应采用焊接成型的钢筋骨架。根据要生产的混凝土管的直径制做不同的胎具,通过胎具卷筋一次成型,再根据管的大小焊上足够的***筋以保证成型时钢筋笼不偏位,钢筋保护层有足够的厚度。
2. 模具上机。首先用专用台车将安装好钢筋笼的模具套入水泥制管机的辊轴内,使模具轴心线对准辊轴以避免模具及钢筋笼与辊轴及门架刮碰,待关闭门架并锁紧后将模具轻落到辊轴上。
3. 喂料与辊压。悬辊法制管成型是关键工序,无论采取何种程序必须先用料将钢筋骨架固定,一般先做好承口,之后再到插口开始喂料,待两端固定后钢筋骨架不易产生窜动,对于小口径薄壁管可采用一次喂满,缓慢而连续均匀的从插口端向承口端喂料,边喂料边辊压成型,大口径管则可先喂一层,喂到与钢筋平即可,之后喂到预定高度,喂料完毕后慢速将混凝土料摊铺平整,之后快速压实压平,并在内壁撒些细砂。之后进行半压荷载和保护层厚度的检验,在10根样品当中抽取1根进行初检,之后抽取两根进行复检。
4. 净辊成型。辊压后即需进行净辊成型,净辊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控制在1~4min,净辊结束时应逐渐停机,同时应向管内抛洒干水泥:细砂为1∶2的混合料以防止混凝土粘辊,终停机时应以不使模具在辊轴上晃动为宜。
悬辊水泥管设备相关介绍
与离心式水泥管设备、立式挤压式水泥管设备并列的悬辊水泥管设备具有生产周期短,工艺简单,质量易控制的优点,上市之后受到市场的欢迎。下面针对悬辊式水泥制管设备做相关介绍。
首先,水泥管能否按照标准尺寸进行生产,取决于水泥管模具。水泥管模具的制作安装是关键,在生产水泥管模具时混凝土等材料的平整度,光洁度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模具的标准。
其次,在使用悬辊水泥管设备生产水泥管时,原材料的质量要求是关键,混凝土的硬度,强度等都会影响成品的质量。建议选择强度不低于32.5级的水泥。
第三,工艺方面,工艺是难点,在生产时如何保证混凝土施工精细工艺是保证成品质量的关键之一。第四,钢材,钢材也是生产水泥管的原材料,按照设计图纸要求,选购、加工、制作钢筋笼骨架,要求尺寸精准,绑扎牢固,不得有错放、少放、漏放现象。
第五,原材料配比,要根据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遵循以下原则:①符合规范限定的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要求;2、喂料量以控制压实后混凝土高于挡圈3-5㎜为准,为便于观察应随时刮去挡圈上粘着的混凝土,有条件时可用照射灯光检查。②砂石骨料含砂率尽可能选取推荐值上限,促使混凝土达到均匀密实度和充分改善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③用水量取下限,尽量采用干硬性混凝土,以加快脱模进度。
以上5点是悬辊式水泥制管机使用的相关介绍,如果您有其他问题,可以与我司取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