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管廊的特点
1、综合性:
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资源,将市政六大类管线集中综合布置,形成新型的城市地下智能化网络运行管理系统。

2、长效性:
市政管廊土建围护形式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可保证“管廊”50年以上使用寿命,并按规划要求预留50年的发展增容空间,做到一次***,长期有效使用。
3、可维护性:
市政管廊内预留巡检和维护***空间,并设置必需的人员设备出入口和配套保障的设备设施。
平均每1000米设一个工作井,同时配备起重吊桩和活动梯车为管线更修管线、检修、使用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4、高科技性:
市政管廊内外设置现代化智能化监控管理系统,采用以智能化固定监测与移动监测相结合为主、人工定期现场巡视为辅的多种高科技手段,确保“管廊”内监测、运行信息反馈不间断和低成本、维护管理效果。
5、抗震防灾性:
市政管线集中设于地下市政管廊内,可抵御、台风、冰冻、侵蚀等多种自然灾害。在预留适度人员通行空间条件下,兼顾设置人防功能,并与周边人防工程相连接,非常状态下可发挥防、减少人民财产损失的***。
?综合管廊应设置通信系统,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综合管廊应设置通信系统,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设置固定式通信系统,电话应与监控中心接通,信号应与通信网络联通。综合管廊人员出入口或每一防火分区内应设置通信点;不分防火分区的舱室,通信点设置间距不应大于100m。

2、固定式电话与消防专用电话合用时,应采用***通信系统。
3、除管道舱,其他舱室内宜设置用于对讲通话的无线信号覆盖系统。
综合管廊监控系统流程设计
根据综合管廊的运营复杂情况及特点,建立基于管控一体化平台的监控系统,是实现智慧管廊的必由之路。
综合管廊要实现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又要实现对供电、消防、照明、通风、排水等系统的“集中管理”:
1.感知层:感知来自电力、给水、通信、能源等系统的各种数据。

2.传输层:由物联网多功能提供无线、有线通信等可靠传输。
3.可以中断和保持呼叫分机的接续。
4.综合管廊站光纤电话控制台计算机与监控分中心光纤电话控制台计算机,同时采用局域网方式与监控计算机网络相联,可实时将 光纤电话系统各种数据输入监控分中心计算机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