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针对落板区棱角不平的现象,项目部制定了专门的预防措施,采用定向钢架模板代替普通木模板。在使用木模板施工前,棱角不直的板件要进行处理,首先,拆下板件区域进行放线,找方正,根据四面拆下板件的实际偏差,根据弹在地板上的控制线进行剔凿,使四面平直。如果落板区有较大的缺边掉角现象,将定型钢框架模板放入落板内,嵌1:2聚合物砂浆填角,在砂浆终凝前取出钢框架模板,第二次擦净棱角。面积小、数量少的坑、蜂窝混凝土表面可用1:2 ~ 1:2.5聚合物砂浆找平。混凝土腐蚀(氯化物渗透、碱-硅反应、***盐、酸侵蚀、冻融作用)A。抹灰砂浆前,基层必须用钢丝刷或加压水冲洗。

缺失关节的修复
(1)“烂根”:在柱根部或剪力墙模板处设置清扫门,并在浇筑混凝土前彻底清除底面杂物。先在连接处浇筑50毫米厚的相同配合比的砂浆,然后浇筑上层混凝土。每次浇筑的混凝土高度不得超过500mm厚。仔细振捣密实后,再浇筑一层,防止模板底部和侧面漏浆。钢筋混凝土梁侧面的竖向和水平裂缝这种裂缝在模板拆除后逐渐产生。
(2)“烂颈”:如果柱是预先单独浇筑的,则在浇筑梁板时,柱头应浇筑50mm厚相同配合比的砂浆。如果墙柱梁板同时浇筑,应先浇筑竖向结构,待水平构件完全压实后再浇筑。应通过二次振动加强连接部分,以消除沉降裂缝。防止模板漏浆。
(3)“缩口”:安装梁模板前,先安装梁柱节点模板,检查其截面尺寸、垂直度和刚度,符合要求后,再连接梁模板。柱头箍筋应加密,并按要求***牢固。发现混凝土浇筑时,应及时调整柱纵筋偏差。钢筋保护层垫块的数量和位置应正确。尽可能采用混凝土垫块。

沿钢筋方向的柱裂缝
这些裂纹大多是在使用过程中逐渐出现的。对于沿柱纵向主筋位置的裂缝,裂缝的长度和宽度有随时间增加的趋势,深度一般达到主筋位置。绝大多数这种裂缝是由于钢筋的腐蚀和膨胀造成的。裂缝产生的原因和预防措施与上述主筋钢筋混凝土裂缝相似。5毫米的宽度,深度不大于300毫米的贯穿或不贯穿裂缝时,应采用恒压注胶施工,一般压力不应小于0。钢筋混凝土柱中的水平裂缝和水状裂缝
这种裂缝只有在模板拆除时或拆除后才能发现。其特点是沿柱的四角经常出现水状裂缝,呈不规则裂缝。在严重的情况下,沿柱高间隔(300-1200毫米)出现横向裂纹。裂缝的宽度各不相同。肉眼可仔细观察到轻的裂缝,而重的裂缝有2-30毫米,深度大多不超过30毫米。混凝土的外观颜色、光泽度、粘结性能、均匀凝结时间与普通混凝土明显不同,混凝土不密实,强度很低。这些裂缝属于塑性收缩和干缩裂缝,干燥过快。

钢筋混凝土柱一侧的水平裂缝
这种裂纹产生于偏心受压柱,是由荷载应力引起的。
主要原因是:载荷值大于设计值。混凝土强度太低;钢筋直径小,数量不足。这种裂缝会危及结构的安全使用,必须采取加固措施。方法是:粘贴钢板、包裹钢筋、包裹钢筋混凝土夹套加固等。混凝土收缩。收缩是混凝土的一个主要特征,对其性能有很大影响。收缩引起的微观裂纹一旦形成,可能会导致裂纹、变形甚至***机构。温度应力。混凝土中的水泥在水化反应中放出大量的热量,使混凝土升温,与外界温度形成一定的温差,从而产生温度应力。压力注胶法的操作步骤如下:1、在裂缝交汇处、宽处、端部和裂缝贯通处,当间隙小于1毫米时,埋入灌浆泵的间距为350~500mm,当间隙大于1毫米时,为500~1000mm。其大小与温差有关,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开裂和裂缝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