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污水处理设备试车前需要检查,其中需注意的有如下几点:
1、检查螺栓上的螺帽与机座以及风机座联接螺栓的紧固情况;
2、检查轴承的润滑情况和轴承螺栓的紧固情况;
3、检查轴向密封填料(盘根)是否压紧及检查通往轴封中水封环内的管路是否已径联接好。
4、备齐检修用的工具、材料。当水量不足或接受水的部位容量限制时应与有关部门协商调节方案,取得一致,以便正常的连续的试运。当矿井水泵试运时尤其注意防止水仓中的漂浮物吸入泵内而损伤叶轮。
	5、检查各附属压力表,安全保护装置、电控装置应灵敏、准确、可靠。
 
目前污水处理系统主要是根据污水处理水平的要求,采用一种或几种处理技术或工艺联合处理污水。按照污水处理技术的适用条件,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可分为集中处理和分散处理两大类。
1、集中处理系统
集中处理系统主要是指(小型化)污水处理厂、人工湿地系统或土地处理系统等,通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以及生物措施减少污水中的污染物,从而达到污水净化和资源化利用的目的。
2、分散处理系统
	  分散处理系统是一个高度浓缩的微型化污水处理厂。它采用各种物理、化学或生物措施组合工艺,将各种处理技术高度集成在一个较小的空间范围内。随着各种工艺和技术的发展,分散处理系统的产品种类和型号越来越多。
 
农村污水处理的现在和未来
我国对农村污水处理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起步阶段、发展阶段和快速发展阶段。2005-2008年为起步萌芽阶段,该阶段***逐渐开始重视农村环境保护问题,并期望通过政策的制定引导产业的发展,建设部、环保部***出台了5项政策措施。2008-2015年为发展阶段,该阶段的特点为政策探讨、资金配套和示范建设,主要表现为21个省、直辖市及自治区的“***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及相关政策配套。2015之后为快速发展阶段,该阶段的特点为政策及机制完善、大力推进和区域综合服务。
 
	
	
污水处理的难点
污水处理的难点有三条:
一是去除污染物是一个耗能的过程,降解单位重量污染物存在一个理论能耗。所谓的“无动力”处理工艺是不存在的。
二是环境的自净能力取决于系统可资利用的时间和空间。环境污染的根本原因在于相对于所收纳污染物的量而表现出的时空不足。因此,所谓的纯“生态”环境技术也是不存在的。
	由以上两条得出的第三个结论是:涉及工程化(效果必须稳定达标)的污水处理项目肯定是耗能(或花钱)的,至于量的多少,则取决于处理的深度与工艺的优劣。因此,“花钱”不是“难”的理由,如何“少”花钱,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技术“难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