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瑞特防灭火材料
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和综合分析,所有的自燃发火点和高温点无一例外的都在采煤工作面的“两巷一线”(即回风巷、运输巷和停采线)上。5、通风队根据井下通风系统情况,适时优化通风系统,力求满足安全生的同时,使通风系统简单,便于管理。因此,确认这就是肥田煤矿自燃发火的分布规律。在这三条线的内侧10m左右范围内,形成一个“U”型带。在这三条线上,自燃发火的基本要素同时存在,故而形成带。
根据不同的情况煤层高温自燃发火点的分布规律又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工作面的停采线容易自燃。在一个区段内,当一分层回采结束形成了停采线后,以下的各分层在回采过程中,停采线则是风压差(18~26m3/min)z大的漏风通道,而且又有良好的漏风孔隙。
2、有假顶的材料道和溜子道顶板周围容易自燃。灭火时,将胶体注入煤炭表面和煤体中,胶体连续喷洒、扩散,胶体受热失水速度慢,消耗大量热,因保水能力强,灭火能力大,使火焰附近还未燃烧的煤炭表面和煤体由于胶体遮盖。13#煤层上下分层巷道假顶上的裂隙与其分层巷道本身,形成了有漏风联系的复杂并联风路。岩石空隙内的漏风流速Vn与相对应的流速半径Rn成反比。根据我矿的具体情况r=1.5~3.0m的范围圈,为易自燃的供氧和积热风速圈。
3、内、外错的分层巷道容易自燃。分层巷内错,形成隅角带;分层巷外错造成采空区内冒落的全为破碎煤碳,都是引起自燃的良好场所。
4、断层煤柱的边缘容易自燃。主要是煤质破碎、松软、氧的吸附能力强,因此,断层煤柱的边缘极易自燃。(具体的相关内容请参考润正矿用《二氧化碳矿用防灭火系统的应用》的相关内容)
5、风门构筑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⑴每组门风不得少于两道。
⑵通车风门间距不得少于一列车长度。
⑶行人风门间距不得小于5m。从而避免造成风流短路,引起采空区自燃、引起矿井风压的急剧波动,对采空区形成间歇供氧;避免“负压喘气”或“负压撞击”的显现和加剧。
凝胶促凝剂是促进水玻璃快速成胶的高分子复合材料,白色粉末状。在自然发火期内能采完、并能及时予以封闭的工作面和采区,可不采取上述防止自然发火的措施。产品成胶前具有很好的渗透性,能渗入到煤层裂隙,成胶后呈胶凝状、不流动、受压不开裂,形成的胶体遇到超过其屈服强度的外力时能***流动性,可对矿山压力等造成的新裂隙进行二次封堵,外力消失后仍能保持其蓄水能力,脱水率低,胶体寿命长。该产品胶体形成过程中无***气体释放,***、无味、无腐蚀性。使用时,将凝胶促凝剂、水玻璃和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后,用胶体泵进行压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