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钢构楼层板中的墙体结构:承重墙由立柱、顶导梁和底导梁、支撑、墙体结构面板组成。立柱为C形轻钢构件,其壁厚根据所受的荷载而定,通常为0.75~2mm,立柱间距一般为400~600mm,立柱的下端为开口朝上的底导梁,立柱上端为开口向下的顶导梁;为提高墙柱的稳定性,一般墙柱高度范围内设1~2道水平钢拉条或撑杆。这种墙体结构布置方式,可有效承受并可靠传递竖向荷载,且布置方便。为抵抗水平风荷载与作用,轻钢结构住宅体系中抗侧力体系、抗剪墙可采用墙体结构面板、交叉支撑或K型支撑形式。用作抗剪墙的结构面板可采用定向刨花板、石膏板、水泥纤维板及薄钢板。(4)相同截面负荷下.热轧H钢结构比传统钢结构重量减轻15%-20%。上下楼层之间通过连接件可靠连接,以有效传递水平剪力与和上拔力。
楼层板设计步骤:绘制楼板结构图,楼板结构图包括平面布置图及节点大样。平面布置图包含:钢筋桁架楼承板排板,支座负筋、洞边和柱边附加钢筋、分布钢筋,柱边、混凝土墙边支撑件,等等。同时图中必须明确施工期间临时支撑布置情况,设有临时支撑时,无需进行施工阶段验算。为了节约钢材,双向板在施工阶段应沿垂直于桁架方向设临时支撑。施工阶段无需验算;使用阶段按普通现浇钢筋混凝土双向板计算。(3)装卸作业中,严防构件坍塌掉下伤人,装卸货物时应按照指挥人员的指令作业。
楼层板在使用阶段: 钢筋桁架上下弦钢筋和混凝土一起共同工作,此楼板与钢筋混凝土叠合式楼板具有相同的受力性能,虽然受拉钢筋应力超前,但其承载力与普通钢筋混凝土楼板相同。
(1)由于楼板自重不在混凝土内产生拉应力,正常使用状态下楼板的刚度和抗开裂性能都比普通楼板好。另外底部钢板的实际存在有效地改善了楼板下部混凝土的受力条件,延缓了楼板的开裂。
(2)附加挠度很小,楼板的变形主要由施工阶段控制。
(3)为减少施工阶段的挠度,建议采用两跨或多跨连续桁架的模型进行计算和施工。对于单跨楼板,采取预拱措施减小表观挠度或采用浇注时加少量支撑。
层楼板可设计为单向板,也可设计为双向板。钢筋桁架楼承板在施工阶段均为单向板。不设临时支撑时,一般情况下,施工阶段要求的配筋量已大于使用阶段按单向板计算的配筋量,故楼板宜设计为单向板。当因具体工程情况需设计为双向板时,为了节约钢材,施工阶段应沿垂直于桁架方向设置临时支撑。设计时,尽可能使钢筋桁架楼承板连续,这是因为连续板较简支板的挠度小,这样施工阶段楼承板变形小,有利建观。但单块楼承板的长度不宜大于12m,以方面运输及施工。当板跨较大时,为降低楼板钢筋用量,建议施工阶段设临时支撑。闭口楼承板独特的卡槽悬吊系统能为建筑物板底机电管道安装提供方便,该系统无需在板底打眼或预埋铁件,只需轻松将两只卡片插入板底沟槽内,便可提供200kg吊重吊点,拆卸也很方便。根据大量计算,当通过使用阶段计算后,对于施工阶段,只需在跨中设一道临时支撑,便可满足施工阶段受力要求。对一个项目来说,为了方便制作,桁架型号不宜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