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村的污水治理思路是把农村的生态环境、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结合起来,使得其节能低碳并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因此我们需要改变思路,将农村的生态环境必要性与污水处理技术的可达性或可能性相结合,来发展可持续的农村污水处理新模式和技术体系。农业资源化利用有一个好处,即它的标准是恒定的,由于其终产物基本都进入到土地系统,所以不会随着外在的水质要求发生变化,农村应该将此作为一个新的污水处理的发展方向。
农村污水处理的现在和未来
我国对农村污水处理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起步阶段、发展阶段和快速发展阶段。2005-2008年为起步萌芽阶段,该阶段***逐渐开始重视农村环境保护问题,并期望通过政策的制定引导产业的发展,建设部、环保部***出台了5项政策措施。2008-2015年为发展阶段,该阶段的特点为政策探讨、资金配套和示范建设,主要表现为21个省、直辖市及自治区的“***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及相关政策配套。2015之后为快速发展阶段,该阶段的特点为政策及机制完善、大力推进和区域综合服务。
污水处理的难点
污水处理的难点有三条:
一是去除污染物是一个耗能的过程,降解单位重量污染物存在一个理论能耗。所谓的“无动力”处理工艺是不存在的。
二是环境的自净能力取决于系统可资利用的时间和空间。环境污染的根本原因在于相对于所收纳污染物的量而表现出的时空不足。因此,所谓的纯“生态”环境技术也是不存在的。
由以上两条得出的第三个结论是:涉及工程化(效果必须稳定达标)的污水处理项目肯定是耗能(或花钱)的,至于量的多少,则取决于处理的深度与工艺的优劣。因此,“花钱”不是“难”的理由,如何“少”花钱,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技术“难点”
污水处理的重力除油池有以下几种形式:
(1)平流式。构造简单,工作性能稳定,适应性强,处理效果好,但占地面积大,配水不易均匀。
(2)竖流式。与平流式相比,占地面积小,但配水不易均匀,处理污水量不宜过大,处理效果不如平流式。
(3)辅流式。构造较复杂,处理效果稳定。适宜大量污水处理。
(4)斜板和斜管式。处理效率要高,占地面积小,但耐冲击负荷能力差,构造复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