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双面齿同步带这个概念已逐步形成。在当时,无论从设计上 ,技术条件上都还不够研制开发双面齿的条件,但已有一些特殊领域的客户已提出使用此类同步带的设想。在当时国际上双面齿同步带已初露端倪,但无法收集相关的技术信息和资料。一般天然橡胶中含橡胶烃92%-95%,而非橡胶烃占5%-8%。双面齿同步带早的雏形,是采用磨削工艺加工双面齿,即在原同步带产品带背加厚的基础上,用成形砂轮打磨出近似的齿形。但从用户的使用状况及信息反馈来看,存在很多缺陷,寿命短,不耐磨,齿剥离现象严重,啮合不良等等。

1998年传动带创新中心正式成立后,在有关科研单位的大力配合与支持下,国内***走访收集大量国外传动带相关资料拜访多位传动带***以后,解决了双面齿同步带的成型工艺、硫化工艺与相关的配套设施等难题。既耐热,又耐寒,使用温度在100-300℃之间,它具有优异的耐气候性和耐臭氧性以用良好的绝缘性。产品经化学工业胶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验,各项指标均符合标准要求,并经用户使用,反映良好。于2003年12月双面齿同步带通过了宁波市级新产品鉴定。

套设施等难题。产品经化学工业胶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验,各项指标均符合标准要求,并经用户使用,
反映良好。于2003年12月双面齿同步带通过了宁波市级新产品鉴定。
双面齿同步带,以结构轻巧、无滑差啮合传动、低噪音等特点被广大机械、纺织、精密仪器仪表、石
油化工、通讯电缆等行业认识、认可并得到了广泛应用。它不仅综合了齿轮传动、链传动和带传动的优点,
克服了其他传动带打滑、伸长等缺点,构成了一种独特的传动方式,而且以恒定的速比、速化范围大、结
构紧凑、农场多轴传动、耐油、耐潮、不需润滑等诸多优点而深入人心。双面齿同步带的开发成功,在要

蛋白质可以促进橡胶的硫化,延缓老化。另一方面,蛋白质有较强的吸水性,可引起橡胶吸潮发霉、绝缘性下降,蛋白质还有增加生热性的缺点。但缺点就是产品质量稳定性不高、生产成本较高、原材料消耗量大、生产效率较低且劳动强度较大等缺点。抽出物是一些脂肪酸及固醇类物质,其中有一些起天然防老剂和促进剂作用,还有的能帮助粉状配合剂在混炼过程中分散并对生胶起软化的作用。灰分中主要含磷酸镁和磷酸钙等盐类,有很少量的铜、锰、铁等金属化合物,因为这些变价金属离子能促进橡胶老化,所以他们的含量应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