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及其合金材料由于其高的强度/重量比,易成型加工以及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成为目前工业中使用量仅次于钢铁的第二大类金属材料。然而,铝合金材料硬度低、耐磨性差,常发生磨蚀破损,因此,铝合金在使用前往往需经过相应的表面处理以满足其对环境的适应性和安全性,减少磨蚀,延长其使用寿命。在工业上越来越广泛地采用阳极氧化的方法在铝表面形成厚而致密的氧化膜层,以显着改变铝合金的耐蚀性,提高硬度、耐磨性和装饰性能。
铝合金铬酸硬质氧化膜质量的优劣及其抗蚀防护性能的好坏主要取决于铝合金成分、膜层厚度、硬质氧化处理工艺条件f如温度、电流密度、使用水质及硬质氧化后的填充封闭工艺等等。因此,要避免类似本文出现的硬质氧化膜失效现象,就必须从细节把关,严格规范生产操作程序,杜绝铝合金硬质氧化工序后产生的酸性液体残留,以防止阳极化膜层受到腐蚀***。
铝氧化膜是多孔性膜,无论有没有着色处理,在投入使用前都要进行封闭处理,这样才能提高其耐蚀性和耐候性。处理的方法有三类,即高温水化反应封闭、无机盐封闭和有机物封闭等。
(1)高温水封闭
这种方法是利用铝氧化膜与水的水化反应,将非晶质膜变为水合结晶膜:
水化反应在常温和高温下都可以进行,但是在高温下特别是在沸点时,所生成的水合结晶膜是非常稳定的不可逆的结晶膜,因此,的铝氧化膜的封闭处理就是沸水法或蒸汽法处理。
(2)无机盐封闭
无机盐法可以提高有机着色染料的牢度,因此在化学着色法中常用。
①醋酸盐法
②硅酸盐法
(3)有机封闭法
这是对铝氧化膜进行浸油、浸漆或进行涂装等,由于成本较高并且增加了工艺流程,因此不大采用,较多的还是用前述的两类方法,并且以种高温水合法为主流。
铝型材酸蚀工艺:
铝型材表面酸蚀工艺是在铝型材脱脂之后进行表面酸腐蚀处理,去主要目的是为了去除铝型材表面其他金属元素氧化之后形成的氧化物和型材自然形成的氧化膜;酸腐蚀处理之后需要马上进行水洗,水洗温度控制早50℃,避免型材表面产生流痕,然后再进行流动水清洗。由于铝型材里面含有铜元素,在酸腐试过后表面发暗,需要在溶液中经过3-5分钟的侵泡,使表面呈亮银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