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具
注塑时,上下模会先结合,让塑料于上下模块成型部份成型。 然后上下模会分开,并由以下模为主的顶出装置将成品推出。
上模(前模)
配置为内模件成型部分或原身成型部分。
流道部分〔含热咀、热流道(气动部分)、普通流道〕。
冷却部分(运水孔)。
下模(后模)
推出装置(成品推板、顶针、司筒针、斜顶等)。
固定装置(撑头、方铁及针板导边等)。

模架即模具的支撑,比如压铸机上将模具各部分按一定规律和位置加以组合和固定,并使模具能安装到压铸机上工作的部分就叫模架,由推出机构、导向机构、预复位机构模脚垫块、座板组成。
总的来说模架制作工艺流程如下:
审图—备料—加工—模架加工—模芯加工—电极加工—模具零件加工—检验—装配—飞模—试模—生产
A:模架加工:1打编号,2A/B板加工,3面板加工,4顶针固定板加工,5底板加工
B:模芯加工:1飞边,2粗磨,3铣床加工,4钳工加工,5CNC粗加工,6热处理,7精磨,8CNC精加工,9电火花加工,10省模
C:模具零件加工:1滑块加工,2压紧块加工,3分流锥浇口套加工,4镶件加工

标准模架的铆翻固定法主要适用于冲裁板厚2mm以下的冲压凸模的固定,应用此法固定标准模架的凸模和固定板型孔之间有一定的过盈量,铆翻的凸模尾端可不经淬硬或淬硬硬度低于30HRC,而凸模工作部分需淬硬,淬硬长度应为整个凸模长度的1/2~2/3。虽然部分模架企业的技术有一定的改善,但是大部分的工艺装备比较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