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道路交通标志技术标准的沿革,至今共经历了三个阶段。
首阶段的约30年时间里共完成了三次技术规范制修订:1955年发布实施的《城市交通管理规划》里明确了交通标志分为三类28种;随着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技术的日益成熟,将反光膜4LED技术相结合,利用新能源,开发出一种适用于任意公路环境的主动发光道路交通标志,必将提高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水平,有利于公路安全和生命防护。1972发布实施的《城市和公路管理规则》里明确了交通标志分为三类34种;1982年发布实施的行业标准JTJ072-82《公路标志及路面标线》里将交通标志提升到三类105种,一直沿用至1985年。在这一时期,交通标志的制造工艺主要是油漆涂刷于木块或铁皮以及搪瓷技术。


我们的研究分为三大部分,其中一部分是道路交通标志光学视认性能。
经过研究,我们把交通标志的视认性能分为三类,首类是逆反射式;第二类是照明式;第三类是主动发光式。这个分类,已经收录进交通百科全书。
逆反射式,是目前中国在用已久的基础的交通标志,从它的结构上来说,就是把反光膜贴在金属版面上。这个标志很简单,既不能满足全天候环境下的视认,对于一些没有车灯、或者灯光不足的道路使用者,是无法识别它的。


根据世界卫生***于2015年5月6日的公开信息,中国每年超过20万人死于交通事故,相当于汶川去世人数的3倍。常言道,天灾难免人祸可避,属于天灾防不胜防,属于人祸的道路交通事故很多时候可以避免或减轻伤害。
道路交通事故,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下的灾害性产物,几乎是人类与自然灾害、***灾难抗争之后的又一项重大安全问题。相比食品安全、矿产安全以及其它生产安全事故,居高不下的道路交通事故死伤数字已经成为摆在中国***和社会面前的迫切大事。浅显地说,LED发光二极管设置于标志板版面,若不经过科学工艺处理或设备改良,单个或少数量的在施工作业区设置尚能适用,一旦大范围或整条道路的密集性工程应用,视觉效果会大打折扣。治理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可以说它是生命工程,或是生命科学,之于人命的关天而言,如何形容其重要性都不为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