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壳式换热器
管板
根据管板与管箱、壳体的连接结构,管板可分为:
a) 延长部分兼作法兰的固定管板。
b) 不兼作法兰,且与壳程、管程筒体焊成一体的固定管板。
根据管板的使用功能(用途),管板分为:
a) 固定管板换热器的固定管板;
b) 浮头换热器的固定管板和浮动式管板;
c) U 形管式换热器的固定管板;
d) 板换热器的板;
e) 薄管板。
壳体及管束
①管束级别
Ⅰ、Ⅱ级管束,仅仅针对碳钢、低合金钢换热管国内标准中还存在着“较”和“普通级”制订的。一旦国内换热管能够采用“较”钢管时,碳钢、低合金钢换热管束无需再分Ⅰ级和Ⅱ级
Ⅰ、Ⅱ管束的区别主要在于换热管的外径、壁厚偏差不同,相应地管孔尺寸和偏差不同
Ⅰ级管束的精度要求高一些,对于不锈钢换热管,只有Ⅰ级管束;对于常用的碳钢换热管
②管板
a管孔尺寸偏差
注意Ⅰ、Ⅱ级管束的区别
b分程隔板槽
Ⅰ槽深一般不小于4mm
Ⅱ分程隔板槽宽:碳钢12mm;不锈钢11mm
Ⅲ分程隔板槽拐角处的倒角一般为45度,倒角宽度b近似等于分程垫片的圆角半径R。
防冲板
a防冲板的设置是为了减少流体的不均匀分布和对换热管端的冲蚀
b防冲板的固定方式
尽可能固定在定距管上或靠近管板的块折流板,当壳程进口位于非固定拉杆的管板的一侧时,防冲板可焊在筒体上
膨胀节的设置
a位于两侧折流板之间
为了减少膨胀节的流体阻力,必要时可在膨胀节内侧设置一个衬筒,衬筒应在顺流体流动方向上与壳体焊接,对于立式换热器,当流体流动方向朝上时,应在衬筒下端设置排液孔
b膨胀节的保护装置,防止设备在运输过程中或使用中拉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