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苗和植物赖以生长的阳光为它们更好的健康日照时间为每天12至15小时。本文结合人工光在植物工厂中应用的例子,介绍光环境控制技术,以及能生产出高质量作物的光源特点。在大多数的温室大棚中能得到那么多照明是不容易的。特别是如果你没有幸运地生活在一个阳光明媚的热带气候,你可能需要在你的温室大棚中安装植物生长灯和幼苗补光灯。蔬菜,育苗补光灯里面的光波长475nm和500nm的光谱。600纳米和700纳米之间的光开花,是好的。所以能够调整光源(只挑选某些颜色的荧光植物生长灯使用照明设置),让他们只是在生产的每个阶段需要的波长,将导致更好的花少浪费能源和余热。
大棚内的温度、湿度与光照条件,直接关系到蔬菜的生长发育。科学合理地调节大棚内温度湿度与光照条件,使大棚内形成有利于蔬菜生长发育的小环境,是夺取大棚蔬菜早熟、重要环节。植物补光灯是依照植物生长的自然规律,根据植物利用太阳光进行光合作用的原理,使用灯光代替太阳光来提供植物生长发育所需光源的一种灯具。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长的两种主要过程。一方面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植物所需要的养料,另一方面通过呼吸作用与外界交换二氧化碳和氧气。另一方面,冬季时,植物的生长并没有完全停止,雾霾天气时,空气流动性差,同时遮盖阳光,进而影响到植物的光合作用,不利于植物的生长,进而影响到产量。
大棚之所以保温效果好,除了散热面积小之外,很重要的一点是因为两侧墙体和后墙在白天光照下吸收存储热量,在夜间散发出来,以保持夜间温度。而全棚悬挂反光膜后,阻挡了光照直接照射到墙体上,阻碍了墙体对热量的吸收,使得白天墙体储热不够,夜间也就起不到散热保温的作用,容易导致棚室夜温过低,对蔬菜造成危害。在植物补光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对温度的影响。为了达到补光效果,而不对温度造成明显影响,可只在后墙悬挂反光膜,一般选择宽度为1-1.5米的反光膜,根据植株高度悬挂在合适的位置,保证光照反射后正好照射到蔬菜上。棚室内定植密度不要过大,在可能的条件下应尽量采用大小行栽培,以利通风透光,及时修整枝蔓、摘心打顶、除去枯老叶,以及拔去弱势植株等农艺措施,改善植株群体结构,从而增加光照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