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轴承加热-油槽加热法:
此法是一个应用较广的传统的加热方法,在油槽距底部 50 至 70mm 处设置金属网,轴承就置于网上,大的轴承还要用钩子吊起来。轴承是不适宜直接的放于槽底的,以防止接触槽底的轴承的部位局部受热温度过高,或是槽底沉淀的污物进入到轴承中。用油槽加热法的注意要点如下:应该使用无腐蚀性的热安定性好的矿物油,是要使用变压器油,油和容器都应该保持较好的清洁。油槽的容量应和被加热的轴承的大小与油量而定,如果容器太小的话,在连续的操作中,一放入轴承油温就会很快的下降,效果就会不好。

1、轴承型式与配置的确定。(参考的因素有:轴承的安装空间;轴承的负荷大小、方向和性质;转速;旋转精度;噪音与摩擦扭矩;刚性;内圈与外圈的相对倾斜;安装与拆卸;轴承的配置;市场性与经济性)。
2、轴承尺寸的确定。(机械要求的轴承寿命;当量动负荷;当量静负荷;转速;轴承的主要尺寸;基本额定动负荷;基本额定静负荷;允许的轴向负荷)。
3、精度等级的确定。(旋转精度;噪音与摩擦扭矩;转速;轴承精度)。
4、配合与内部游隙。(负荷的大小与性质;运转时的温度分别;轴与外壳的材料、尺寸和精度;配合;内圈与外圈的温差;转速;预紧力;轴承精度;轴承内部游隙)。
5、保持架材料与型式。(转速;噪音)。
6、特殊环境对应措施。(介质条件,如温度、海水、真空、***、粉尘、煤气、磁场等;特殊材料;特殊热处理;特殊表面处理;润滑剂)。
7、润滑方式、润滑剂与密封装置。(使用温度;转速;润滑方式;润滑剂;密封装置;轴承的极限转速;润滑脂寿命)。
8、安装与拆卸方法及安装相关尺寸。
9、轴承及其周边规格参数的终确定。终获得性能满足要求的轴承。
由于金属材料疲劳、轴承滚道和滚珠表面脱落的不规则碎片若混合在润滑脂中,会使其工作噪声增大,滚珠呈滑动状态,导致轴承径向间隙增大,且轴端允许的径向偏摆值增大2~3倍。轴承疲劳程度的决定因素包括:电机的负荷、转速、气隙,端盖型式,材料的韧性,润滑脂质量润滑脂加装量。
防止方法:根据电机运行记录,当轻负荷工作电流为额定值的60%以上,运行至2000~25000h、中等负荷工作电流为额定值的60%~80%运行至15000~20000h、重负荷工作电流为额定值的80%~100%运行至10000~15000h后,均应考虑轴承材料的正常疲劳,更换同型号的新轴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