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轨距尺是量测两根钢轨内侧轨距地,中国标准轨距是1435mm,误差-2、 5mm;自带温度补偿优化功能,对环境温度影响进行自动修正,减少检测误差。直线要求两根轨水平,看轨距尺的水平水泡居中;曲线外侧轨高于内侧,根据不同半径计算出不同加高;也就是内外轨高差,超过允许范围就要进行养护。两根轨高差超过范围,在线路上就是存在三角坑了,影响列车稳定行驶。
经检验合格的轨距尺一般的使用时可以不考虑方向,但在对于道岔测量时必须考虑方向,以免发生差错或不准。检验查线路轨距时,轨距尺必须放置在钢轨工作边垂直的位置上。
为避免因放置的位置不正确而发生差误,常把固测端紧靠一股钢轨的作用边,活测端作小量前后移动,取其小量值,即为该处轨距值。测量道岔时须将固测的固定块外测量面紧靠在撤叉心轨作用面上,活测端的活测块外测量面与基本轨作用边接触,即可测得轨距值。
将轨距尺固测块外测量面与撤叉心作用面紧靠不动,提起拉手,使活测块内测量面与护轨作用面接触,即可量查照间隔尺寸(1391mm)。
活测块内测量面与护轨作用面接触不动,再提起拉手,使固测块测量面与撤叉翼作用面接触,即可测量护轨护背距离尺寸(1348mm)。
注意事项
1、 使用轨距尺时,必须调节度轮盘,对准水准泡零位,看超高刻度,再从放大镜刻线正上方看轨距刻度。
2、使用时严禁生拉硬拽,防止碰坏轨距尺的两个侧头,减少测量时带来的误差。
3、要爱护好轨距尺上的刻度盘,一旦损坏将无法使用。
4、使用后要及时上交进行保管,及时轻檫轨距尺上的污迹。
数字轨距尺自动完成所有数据的测量,彻底省去了使用机械刻线轨距尺时,必须弯腰调节度轮盘、对准水准泡零位、看超高刻度,再从放大镜刻线正上方看轨距刻度的繁琐操作程序,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缩短了测量时间,提高了作业效率。具有高精度、低温漂、响应速度快、长期稳定性好、抗冲击力强等优点,应用于高精度数显轨距尺,保证其测量数据的准确性。直线测量提40%,曲线测量提60%,隧道内曲线测量提一倍以上。
国标规定,道尺为强检器具,检定周期为三个月,一把道尺的检定项目有11项,在这11项工作中,费时﹑费力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对机械刻线机构的维修和更换,包括测头磨损超标的更换﹑轨距刻度尺刻线﹑度轮盘刻线﹑放大镜变模糊的处理,机械转动不灵活的修理,水准泡零位正确性的调整等。由于这些工作均为机械磨损,变形所致,因此,维修、检定很困难,。u2级数显轨距尺长期稳定性好,抗电磁干扰强,自带温度补偿优化,减少误差。数字轨距尺完全取消了机械刻线测量机构,因此大大减少了维修、检定工作,将11项检定工作减少为7项,目前,标定一把数字轨距尺仅需5分钟,提高工效近乎40倍。
由于数字轨距尺完全取消了机械刻线测量机构。因此,完全消除了更换机械刻线测量机构部件所带来的费用。
机械式轨距尺,实际操作时,提着把手将轨距尺垂直横放在两根铁轨上,压紧。将固定端测座紧贴在一边钢轨的内侧,右手捏动拉手,让活动端测座放于另一端铁轨的内侧,放开拉手,使活动端测座紧贴钢轨。测量各类道岔的轨距和水平、查照间隔、护背距离正反序测量可切换,新型道岔可编辑存储检测数据上传到管理工作站以表格、曲线的方式显示自动进行故障判断数据可远程查询和打印。这时从标尺上读出的数字就是轨距,水准泡居中时.度轮盘的读数即为该位置的高差。
铁路轨距尺检定规程中有明确规定:1435mm基准点的示值误差为士0.20mm;标准轨距1435毫米的标准轨距,使用***广泛,它是******常见的轨距,全世界大约百分之六十的铁路都属于标准轨距。1391mm和1348mm点的示值误差为士0.25mm;在超高全量程范围内,对正量程至少三点(含上限点)和负量程(如果存在)每隔50mm(必须含下限点)进行检定,示值误差不能超过±l.3mm超高掉头误差不能超过l.3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