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设项目概况应介绍与防洪评价有关的涉河建筑物的基本情况,包括下列内容:
1、涉河建筑物的名称、地点和建设目的。
2、涉河建筑物的建设规模、特性、防洪标准(校核、设计标准相应洪峰流量、水位,施工期防洪标准及相应洪峰流量、水位)。
3、涉河建筑物的设计方案,包括总体布置、结构型式、与河道堤防的连接方式、与其它水利工程交叉或连接方式、占用河道管理范围内土地及建筑设施情况等。
4、涉河建筑物的施工方案,主要包括施工布置、施工交通***、主要施工方法、施工临时建筑物设计、施工工期安排、施工期度汛方案和防凌措施等,对于涉及在河道管理范围内取土和弃土的工程,还应包括施工取土和弃土方案。
在河道内兴建桥梁,由于桥墩的存在,将使河道桥位横断面缩窄,减少行洪断面,在桥梁上游河段产生壅水,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导则规定:对占用河道断面,影响洪水下泄的阻水建筑物,应进行壅水计算[1] 。据调查,桥梁设计部门的壅水计算大多采用经验公式法,人们认为,水面曲线法要求有详细的河段断面数据及糙率等资料,计算比较复杂,多用于验算和比较[2] ,而采用的多是经验公式计算出的成果;门进行防洪评价时,一般采用水面曲线和经验公式(包括公路规范公式和水利手册公式)两种方法进行壅水计算,对河道两岸有堤防等防洪保护对象的,需要知道桥位上游各控制断面的壅水高度,基本上采用水面曲线法计算成果。结合实例对水面曲线法计算壅水高度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改进措施。
编好两座大桥的防洪评价报告,除了要依据***、 部、省、市的***、***及有关规定、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外,还应对水系河道现状防洪评价及相关规划文件进行全df方scc位的收集。在实际操作中,水系河道防洪评价现状情况交待不清,水系情况应从大到小,从流域到支流,河道断面应从左到右、从下到上,附以图片、现场照片交待清楚;相邻水利工程的防洪评价及其他工程要经过实地调查,资料要详实准确;流域、河道整治规划及防洪评价实施情况的交待,要多方位收ssd集dsd资料,对现状、规划、整治的实施情况要加以对比说明,结论要准确明晰。防洪评价报告编制人员对各种设计资料首先自己要理解,原有资料丰富的要简化、整理;原有资料缺少的要理解、描述;介绍项目设计情况时,要突出***,突出主体工程设计,主体工程跨堤、穿堤设计。
分别采用穿越河段的现状防洪、排涝标准或规划标准,穿河管线的设计 (校核)标准以及历ji史sd上ax洪水进行评价计算;穿越位置有经上级批复的防洪规划时,可直接取用其水文分析成果,或根据其成果进行内插取值,为避免管道防洪评价事故给下游桥梁带来灾害性影响,桥梁上游300m 范围内的穿河管线不应低于该桥的设计洪水频率标准;对防洪规划没有的水文成果,或没有防洪、排涝标准和防洪规划的河道应进行有关水文分析计算。设计洪水的计算方法 主 要 有 洪 峰 流 量 公 式 法、洪 峰 流 量 模 数法、瞬时单位线法等;
有水文资料(径 流、暴 雨)的地区应进行基础资料的收集、整理,对资料的可靠性、一致性、代表性进行审查,采用地区暴雨综合法进行防洪评价水文频率分析,计算防洪评价设计点雨量;无资料地区可采用各地的水文手册、水文图集、暴雨等值线图等进行查算。应根据不同的精度需要选用合适的洪水计算方法,较的计算一般采用瞬时单位线法。资料较全时可以分析本流域的降雨径流关系及设计雨型,无资料或资料不全时可以采用本地区综合降雨径流关系曲线及设计雨型;汇流计算一般采用各地分析的综合瞬时单位线;河道上游有水库、蓄 滞 洪 区 等 调 蓄 工 程 时,应 考 虑 其 调 洪 能力、控泄方式、不同频率标准的泄流量及到达穿越位置的时间;对不同方法计算的设计洪水成果应进行合理性分析,确定不同频率设计流量;必要时分析施工期设计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