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景观设计带领景区设计新风尚的六要素
景观设计的六要素有地形、植被、水体、建筑、景观小品、道路,它们有机地组成景观环境。其中自然景观要素主要是指自然风景,如大小山丘、古树名木、石头、河流、湖泊、海洋等。景观设计一般以地形为骨架、建筑为硬件,绿化为软件,以道路为血脉,以水景为灵性,以小品为节点,采用各种专业技术手段辅助实施设计方案。其中,地形地貌是设计的基础,其余是设计的要素,构成景观环境的要素,称为景观设计六要素。
景观中的园路设计
园路细节设计园路指园林中的道路工程,包括园路布局、路面层结构和地面铺装等的设计。
园林道路是园林的组成部分,起着组织空间、引导游览、交通联系并提供散步休息场所的作用。它象脉络一样,把园林的各个景区联成整体。
园道路本身又是园林风景的组成部分,蜿蜒起伏的曲线,丰富的寓意,精美的图案,都给人以美的享受。
然而现实中有设计感又有细节的园路并不多见,因为它不仅要求设计到位,后期施工要求更加高。

城市园林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1.重视细节,科学规划
在开展城市园林设计时,首先要明确立意,并拟定科学规划,将项目放置在总体规划中,结合实际情况,准确定位园林形式、功能、性质。并且还要做好多个“协调”,包括构建景色的要素,园林建筑和小品与周围环境,园林绿地与周围环境、园林绿地与城市绿地,这些协调均要从色彩、体量、质地方面加以考虑。3、分析基地周边的环境包括对周边的居民区、医院、地铁出入口、变电站等条件的分析,得出我们基地的一些功能定位的必然性。园林布局需要和景物相互呼应、前后连接、明确主次、对比烘托。明确规划后,设计者的想法与理念要透过细节传达并表现出来。园林是一种“对外开放”的景观,要经得起考验,承受得了大众的点评。园林景观不能过于随意,细节才能展现出园林的独特魅力。
2.经济适用,因地制宜
因地制宜指的是根据绿地的实际情况,如四周的环境、地形等。这样的园林设计才能节约成本,让设计更有韵味、富有变化,给人们“眼前一亮”的感觉。蓝紫色和绿色被认为是“凉爽的色彩”,它们对观众的影响往往令人放松和平静。当前,我国还处在发展中阶段,政府财力极为有限,园林设计既不能盲目追求奢华,也不能没有原则地照搬西方国家城市园林。当前阶段,我国城市园林设计主要目的在于优化城市生态系统和居住环境,让人们可以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健康生活。所以,园林需要以林荫型为主要形式,做好小区、游园区、广场及道路的庇荫效果,让绿地拥有更多的色彩。将原有平面、扁平化的绿化改造为立体型绿化格局,拓展绿化范围,如开展屋顶绿化、垂直绿化、阳台绿化等,让城市空间突出多层次的绿化格局。

景观设计中应用园林植物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慎用有毒园林植物
住宅区景观中不宜用有毒园林植物;在幼儿园及儿童游戏场地中,忌用有毒、带刺以及易引起过敏的植物,以免伤害儿童,必须选用无毒的乔灌木和花草。常见的有毒园林植物有夹竹桃、毒箭树、常春藤等。
(2)注重城市景观规划区原有植物的保留和利用
(3)注意多种园林植物配置方式的综合应用
园林植物配置有孤植、列植、片植、群植、混植等多种方式。应用时可根据地形、面积、建筑物等因素采用不同的配置方式。
(4)工厂区景观植物应注意部分园林植物对排放气体的抗性和敏感性。
(5)从外地引进园林植物时不但要考虑引进成本和植物本身对环境条件的要求,而且必须通过严格的检疫检验,以防带入新的病虫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