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抱鼓石有什么来历?
抱鼓石,因有一个犹如抱鼓的形态承托于石座之上而得名,又称门鼓、石鼓、螺鼓石,是门枕石的一种,放置于住宅等建筑的门槛两旁,可以稳固门面。下面给大家说一下抱鼓石的来历:
相传古代凯旋的将军,为显耀其战功,便把战鼓置于门前,后来衍变以抱鼓石代替。抱鼓石有击鼓、升堂、听政之意,一般只有衙门或官宦之家才可置立,其次是***寺庙。随时间推移,抱鼓石渐渐分为“武立鼓、文立箱”两种样式,即武官家门口立鼓形抱鼓石,文官家门口立箱型抱鼓石。
封建社会,门前一对抱鼓石是功名的标志,无功名者门前不可立“鼓”。门户越大,相应的抱鼓石也越大。可以说,抱鼓石承载了户主人的身份地位、等级、审美品位等诸多意义。
抱鼓石雕饰纹样丰富多彩,主要有瑞兽祥云、花鸟虫鱼和器物什锦等。常见图案有:麒麟卧松、犀牛望月、蝶入兰山,也有的做成五世同居(五个狮子)图案。鼓上面一般为兽形,上面有站狮、蹲狮或卧狮(俗称狮子狗)。抱鼓石鼓顶的狮子是龙生九子之一的椒图。抱鼓石看着雄浑纯朴,古态盎然,***古典艺术美。
以下几种石雕是比较常见的:
雄狮,狮子一直是古代人们心目中的吉祥神兽,其兽王的气势也符合人们的追求,亦是大多数人希望子孙后代所具有的气势和地位。
麒麟,麒麟与龙一样都是人们主观意识臆想出来的神兽,是否存在无从考究,但是这并不影响其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祠堂石雕中雕刻麒麟一般有两种意义,一、希望能够香火鼎盛,百子千孙;二、自然是希望在后备子孙中能够多出“麒麟子”也就是品行皆优的后人。
金蟾,这类石雕动物的素材相对前面几种会比较少见,但是依旧很多,石雕金蟾纳财集福。
石雕大象造型艺术的一种。石雕大象是用各种可塑材料(如石膏、树脂、粘土等)或可雕、可刻的硬质材料(如木材、石头、金属、玉块、玛瑙等),所雕刻出来的石雕大象的形象。石雕大象造型逼真,手法圆润细腻,纹式流畅洒脱。石雕大象是建筑上常常使用的雕刻工艺品,在寺庙,佛塔,桥梁,办公大楼,园林及陵墓上等都会看到石雕大象。自古以来石雕大象就是我国传统的装饰雕塑物,古时代石雕大象的身影几乎可以说是无处不见,宫殿、衙门、桥梁甚至是纽扣上都存在着石雕大象的身影。一般情况下石雕大象的出现都是成双成对的,当然必须是一雌一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