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季节蔬菜水果的出现,解决了中国很多地方一年有半年没水果蔬菜吃的问题。而吃饱了肚子的人民,则一如既往地马上开始嫌弃“不自然”起来,忘了所谓的自然就是没得吃。
反季节果蔬,也就是原本当地这个季节不该成熟的蔬菜水果。能实现这样“不自然”的效果,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借助发达快速的物流体系,把其他地区的“应季”水果运过来;蔬菜的光合作用、根系吸收矿物养分、有机营养物质的转运和积累等生理生化过程都需要水分参与。另一种就是使用大棚等种植技术,改变植物生长的环境,从而进一步改变它的成熟时间。
不同时期蔬菜对水分的需求
一般在蔬菜种子萌发时要有充足的水分。
幼苗期根系小,吸水量不多,对土壤湿度要求严格,要控制浇水。
各种蔬菜移苗前后应多浇水,在形成柔嫩多汁的食用气官时要多浇勤浇水。
开花时则水分不宜过多,果实生长时要大量浇水,营养贮藏其官收获前要严格控制浇水。
种子成熟时要适当保持干燥,否则会影响种子质量。
研究对象和健康结局:
研究中一共涉及了18个***的13万多成年人,绝大多数是体力劳动者。对每一个地区被调查者吃各类食物的量做了调查,对跟踪7.4年中的因病亡情况、重大心脑血管***的情况也做了调查。
食物份数计算:
这项研究先把蔬菜、水果、豆类合并作为一大类食物,把它们按「份」来计数,看看多吃和少吃会有什么健康效应。其中水果或蔬菜每份是125克生重,豆子每份150克熟重。
这里说的豆子,不是做豆腐的黄豆,而是当杂粮吃的那些芸豆、豌豆、小扁豆之类。不管豆子软点硬点,大点小点,反正都按煮熟之后的重量算。
我真的有点晕,如果一天要吃150克熟豆子,我下锅的时候该放多少生豆子呢?
在我国,食物的推荐数量都是按照生重来推荐的。否则多放点水,少放点水,熟重就会有很大的差异啊!
一方面,蔬菜水果的健康效果,早就得到健康界的公认;而淀粉豆的健康效应,包括降了压、降LDL、控血糖、提升饱腹感等,也得到了近年来多项汇总分析的确认。
只不过,以前的研究主要是在经济发达地区,体力活动不太大的人群当中所做的,而这次很大程度上是在不发达地区的体力活动人群中所做的,证明无论在什么类型的人当中,这三类食物的好处都毋庸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