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莓苗移植后的管理五要点
草莓苗的移植是草莓苗培育中必不可少的一个过程,培育出健壮的草莓苗对于后期提高草莓的产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下面针对这种情况,我们看一下草莓苗移植后的管理细节。
1、湿度
移苗后,幼苗所生长的环境需要保持高湿度,湿度应在85 %~95 %,较高的湿度有利于减小叶片蒸腾速率,减轻根系吸水的负担。草莓行业前景分析指出目前国内草莓消费以鲜果消费为主,国内主要大中城市对草莓鲜果消费需求旺盛,除少数西北偏远地区无法实现远距离销售外,大中城市基本都能实现鲜果草莓需求的满足。可在苗床上搭小拱棚,以有效保湿。但高湿度的同时易滋生病害,为减少病害的发生,每4~5 h通风换气5 min,并且逐天逐渐加大通风透气时间。约7 d后可撤去用于保湿的小拱棚,进行正常管理。
2、温度
移植后的环境温度应稍高于移植前幼苗生长的环境温度。白天可控制在23~26 ℃,夜间不低于13~18 ℃。
3、遮光
为减小叶片蒸腾速率,移植后需进行遮光管理。移植后的前2 d需遮光70 %,之后逐渐见光,直至不遮光,此过程约需10~14 d。
4、yao物防治与zhi疗
由于环境湿度较大,温度适中,有利于滋生多种病菌。五、整理植株草莓长出葡匐茎,要及时将它引到垄空地,要有规律地摆放,严防长到沟里去。为防止病害的发生,除加强通风换气降湿外,还应结合yao物防治与zhi疗。可在移苗后第4 d喷施750倍液的普力克,此后每隔4 d喷施1次。可结合喷药进行补水,喷药补水后加大通风透气时间。1周后,结合补水进行施肥。可喷施高磷复合肥,浓度为0.2 %,以促进根系与植株的quan面生长。10 d后可确定移植成活率。
5、肥水管理
母株成活后至7月中旬,以氮肥为主,匍匐茎抽生后进行追肥,每次每亩追施尿素10-15千克,间隔10-15再追施一次,追施氮肥2-3次。草莓苗的移植是草莓苗培育中必不可少的一个过程,培育出健壮的草莓苗对于后期提高草莓的产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下面针对这种情况,我们看一下草莓苗移植后的管理细节。 5. 摘花序、摘老叶。移植成活后,4月中旬前后,要及时摘除花序和早发零星匍匐茎,剥除老叶。 6. 引压及疏理匍匐茎 母株抽生匍匐茎后,引导匍匐茎向一个方向伸展,保持匍匐茎10-15厘米的距离,用“v”型材固定。也可用少量细土在匍匐茎幼苗前端3厘米处压下,促进幼苗发根。
草莓苗的培育关键在哪些方面
对用于繁殖草莓苗秧苗的母株上出现的花蕾,全部摘除,不让其结果,以促进匍匐茎提早出现。一方面,盲目学习西方农业规模化经营做法,生搬硬套西方规模化发展模式,另一方面,从革命党向zhi政党角色转换尚不到位,军事化思维的惯性还在作祟。匍匐茎抽生后,将其引向母株四周,并在匍匐茎叶丛基部培土促进其生根。采用覆盖黑色窗纱遮光,进行短日照处理,暂时停止氮肥供应等措施,促进草莓苗秧苗的花芽分化。在定植前的20天,将匍匐茎苗与母株相连的茎剪断。如果从外地购进草莓苗幼苗,栽植时应将植株外围的大叶剪掉,只留中间2至3片叶,这样可减少水分蒸发,提高成活率。
草莓苗壮苗应注意哪些问题?
草莓苗 (1) 生产田直接育草莓苗:目前我国的草莓苗生产大都采用生产田直接培育秧苗的方法。在冬天,一直可以保留黄叶子,直到来年春季有新叶子长出后,再摘除死掉的黄叶子,并注意浇水,除草,和灭虫。但以此法培育的秧苗,往往质弱瘦小,直接影响产量。所以,在生产田植株结果后萌发匍匐茎时,应注意以下问题:① 按一定株行距疏除老株、病株和变异株。摘除***枯黄叶片,以利于通风透光,留出子苗生长空间。② 在行间开沟施肥,一般亩施氮磷钾复合肥10~15公斤,施肥后灌shui。③ 保持土壤湿润疏松,利于匍匐茎扎根。④ 注意顺理匍匐茎,使子苗定点扎根生长。⑤ 限制匍匐茎无限生长,一般每条保留2株子苗,其余及时截除,以便使养分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