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路检查井周围路面沉降、裂缝和破损历来是城市道路建设中的老问题,也是我市长期以来存在的一项通病,其不仅严重影响交通行驶安全,也极大地影响城市环境质量。
病害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
①井、管基础的施工违反施工程序;
②基础施工带水作业;
③砌筑砂浆不饱满;
④井内壁粉刷不到底;
⑤框盖安放座浆不实;
⑥井周回填土压实不良;
⑦井周砼圈强度不足等七个环节。
解决上列病害的根本办法是在车行道上不设管道,但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目前还不能达到这一要求。因此当务之急是尽快克服施工管理薄弱环节,杜绝所有不良施工行为,提升施工管理水平。
管道与检查井衔接:
检查井与管道连接一般采用管顶平接,用1:2防水水泥砂浆或聚氨酯搀和水泥砂浆嵌缝封堵。
具体做法为:在管道伸进井室前,在管道下部120度范围内座防水砂浆,挤压管道使防水砂浆与管道连接密实,以砂浆外溢为宜。将管道两侧和上部分别以防水砂浆填满,插捣防水砂浆,直至完全饱满,后抹出三角状防水砂浆,宽度保持在5-6cm。
检查井的位置应该怎么设置
栩祺水泥告诉大家,检查井的位置,应设在管渠交汇处、转弯处、管径或坡度改变处、 跌水处以及直线管段上每隔一定距离处。检查井应边砌边回填土,每层高不宜超过300,必要时可采用灰土或填砂处理。 检查井在直线管段的间距应根据疏通方法等具体情况确定,检查井间距 管径或暗渠净高间距(m) (mm) 污水管道雨水(合流)管道 200~400 40 50500~700 60 70 800~1000 80 90 1100~1500 100 120 gt;1500,且≤2000 120 120 检查井各部尺寸,应符合下列要求:
检查井井口、井筒和井室的尺寸应便于养护和检修,爬梯和脚窝的尺寸、位置应 便于检修和上下安全;
检查井井底宜设流槽。污水检查井流槽顶可与0.85 倍大管管径相平,雨水(合流)检查井流槽顶可与0.5 倍大管管径处相平。流槽顶部宽度宜满足检 修要求。在管渠转弯处,检查井内流槽中心线的弯曲半径应按转角大小和管 径大小确定,但不宜小于大管管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