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组成材料分为:(1)木质素磺酸盐类;(2)多环芳香族盐类;(3)水溶性树脂磺酸盐类。萘系减水剂,脂肪族减水剂,氨基减水剂,聚羧酸减水剂等。按化学成分组成通常分为:木质素磺酸盐类减水剂类,萘系减水剂类,系减水剂类,盐系减水剂类,脂肪酸系高减水剂类,聚羧酸盐系减水剂类。木质素磺酸盐木质素磺酸盐是亚***法制浆的副产物。 [4] 木质素磺酸盐的分子量为2000~5000,磺酸盐基为1.25~2.5mcq/g,可溶于各种PH值的水溶液中,官能团为酚式羟基。
在混凝土中,砂、石起骨架作用,称为骨料;水泥与水形成水泥浆,水泥普通混凝土浆包裹在骨料表面并填充其空隙。在硬化前,水泥浆起润滑作用,赋予拌合物一定和易性,便于施工。水泥浆硬化后,则将骨料胶结成一个坚实的整体。要求编辑混凝土的技术性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原材料的性质及其相对含量决定的。同时也与施工工艺(搅拌、成型、养护)有关。因此,我们必须了解其原材料的性质、作用及其质量要求,合理选择原材料,这样才能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由此可见,要想减小砂粒间的空隙,就必须有大小不同的颗粒搭配。 砂的粗细程度,是指不同粒径的砂粒混合在一起后的总体的粗细程度,通常有粗砂、中砂与细砂之分。在相同质量条件下,细砂的总表面积较大,而粗砂的总表面积较小。在混凝土中,砂子的表面需要由水泥浆包裹,砂子的总表面积愈大,则需要包裹砂粒表面的水泥浆就愈多。因此,一般说用粗砂拌制混凝土比用细砂所需的水泥浆为省。
这样就改变了骨料与水泥浆原来界面,生成的凝胶是无限膨胀性的(指不断吸水后体积可以不断肿胀),由于凝胶为水泥石所包围,故当凝胶吸水不断肿胀时,会把水泥石胀裂。这种碱性氧化物和活性氧化硅之间的化学作用通常称为碱骨料反应。重要工程的混凝土所使用的碎石或卵石应进行碱活性检验。经检验判定骨料有潜在危害时,则应遵守以下规定使用:①使用含碱量小于0.6%的水泥或采用能***碱-骨料反应的掺合料;②当使用含钾、钠离子的混凝土外加剂时,必须进行专门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