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污泥处理处置技术发展迅速,多种污泥处理方案相继诞生并在污泥处理工程中应用。这些方案中无法判别哪种好,只有合适的污泥处理方案。对于人口密集程度高的大型城市,污泥的减量化是污泥处理中必须考虑的因素。
对此,广源环保有着颇深感触。采用“污泥深度脱水——污泥焚烧——尾气净化”的路线,这是发达***对污泥焚烧处理惯用的方案,而污泥如何干化,更是首当其冲的关键要素。据公开资料,广源德纳赫污泥低温干化技术是利用除湿热泵的性能,依次对污泥进行热风循环、冷凝、除湿、烘干等多重工艺。
一般来说,干化工艺由如下系统组成,但根据工艺特点(例如半干/全干干化工艺类型)可能有所调整:①污泥计量、输送和储存;②污泥干化;③气体的粉尘分离和冷凝:用于循环气体的除尘和洗涤,并去除蒸发水;④颗粒冷却、输送和储存;⑤热源供给:可以是导热油、蒸汽或者热水;⑥冷却水供给:用于干泥产品的冷却和循环气体的洗涤喷淋;⑦冷凝水处理;⑧臭气处理:湿泥料斗、储仓、工艺回路的不可凝气体的处理;⑨氮气储备:用于干泥料仓和工艺回路的惰性化;⑩压缩空气:用于系统内阀门和仪表的供气;?电力和自动控制和检测;?安全和消防等。
目前国内污泥脱水装置主要由以下几种形式:
(1)真空过滤
真空过滤脱水机可以连续生产,亦可自动控制,但其附属设备多,过滤滤布需定期反冲清洗,操作工序复杂,滤布亦容易堵塞,脱水后污泥含水率高,一般仅用于消化污泥脱水,故本工程不宜采用。
(2)板框压滤
板框压滤脱水效果好,价格低廉,经脱水后污泥含水率较低,劳动操作强度一般,运行管理及费用适中。在本工艺设计中采用板框压滤。
(3)带式过滤
带式压滤机是目前较为广泛使用的污水脱水设备,滤带可回转,连续运转,污泥处理效果稳定等特点。但离心脱水价格昂贵、电机功率大、运行费用高。仅适用于大型污水处理工程。故本工程不宜采用。
(4)污泥干化池
严格来说污泥干化池应叫作污泥过滤场,因本污水处理站产生的污泥量大,所需污泥干化池面积比较大,脱水效率比较低,污泥清理不方便,污泥含水率较高,留置的污泥未经处理势必对周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在设计中不予采纳。
在污泥减量填埋、减量焚烧、无害化土地利用,以及其它污泥资源化的实践和摸索中,污泥干化逐步成为能够大规模减量、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置的有效工艺之一,也是某些污泥终处置的预处理方法。
上世纪90年代末,欧洲、北美等***市政污水处理设施的普及,大量的市政污泥产生,污泥干化厂数量增加,污泥得到了较好的处置。但污泥干化厂的事故时有发生,从污泥的自燃,到设备的;从个别小型附属设备,到整个干燥生产线;无论安全措施设计得多么复杂、完备,污泥干化厂事故始终没有断绝;究其原因主要是早期人们对干燥污泥的性质认识不足。
在污泥热干化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自燃与粉尘的***。污泥在全干状态下(含固率大于80%)一般呈微细颗粒状,粒径较小,同时由于污泥之间、污泥与干燥器之间、污泥与介质之间的摩擦、碰撞,使得干化环境中可能产生大量粒径低于150μm的粉尘。这种高有机质含量的粉尘,在一定的氧气、温度和点燃能量条件下可能发生燃烧和,即所谓的粉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