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墙体构造分类
按构造方式不同,可以分为实体墙、空体墙,复合墙。底层框架砖房底层要求有较大空间作商店、服务大厅等,上部则为隔墙较多的住宅或办公楼,是一种上下材料不同、强度和刚度不连续的结构体系,在抗震设计中有较严格的要求。实体墙:单一材料(砖、石块、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等)和复合材料(钢筋混凝土与加气混凝土分层复合、粘土砖与焦渣分层复合等)砌筑的不留空隙的墙体;空体墙内留有空腔,如空斗墙。复合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组合而成的墙体。内墙:内墙位于建筑物内部,主要起分隔内部空间的作用,也可起到一定的隔声、防火等作用。
细部构造
防潮层
在墙身中设置防潮层的目的是防止土壤中的潮气沿墙身上升和勒脚部位的地面水影响墙身。外墙:外墙位于建筑物四周,是建筑物的维护构件,起着挡风、遮雨、保温、隔热、隔声等作用。它的作用是提高建筑物的耐久性,保持室内干燥卫生。防潮层的高度应在室内地坪与室外地坪之间,标高相当于﹣0.060m,以地面垫层中部是很理想的。有水平防潮层和垂直防潮层之分;根据不同的材料做法可以分为防水砂浆防潮层、油毡防潮层和混凝土防潮层。在抗震设防地区一般选用防水砂浆防潮层。
住宅结构中承重砌体材料的强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蒸压灰砂砖、蒸压粉煤灰砖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10;
2、混凝土砌块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7.5;
3、砖砌体的砂浆强度等级,抗震设计时不应低于M5;非抗震设计时,对低于五层的住宅不应低于M2.5,对不低于五层的住宅不应低于M5;
4、砌块砌体的砂浆强度等级,抗震设计时不应低于Mb7.5非抗震设计时不应低于Mb5。
节能措施
至2015年止,国际上的节能建筑都已在墙体采用了外保温技术,我国建筑也正在由传统的内保温转为外保温。住宅建筑规范基本规定3.1住宅基本要求3.1.1住宅建设的选材应避免造成环境污染。外保温墙由有相当厚度的保温板、墙体中间的流动空气层组成,因而能有效地达到保温和隔热作用。目前一些节能住宅的墙体和楼板采用了陶粒混凝土,因其使用陶粒材质,与普通混凝土相比,更为隔音隔热。有外保温墙的住宅,炎热的夏天和寒冷的冬天,你都可以省下昂贵的空调和暖气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