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这几点,大棚蔬菜得病少
对于棚室蔬菜来说,某一种病害的传播途径往往不止一种,有可能几种传播方式同时进行,如病毒病可通过昆虫(蚜虫、粉虱等)传播,也可通过农事操作产生的伤口进行传播,因此,菜农要了解常见病害病原菌的传播途径,并及时采取措施切断,能够大大减少病害的发生。
空气(气流)传播
孢子是***主要的繁殖方式,孢子产生数量很大,由于孢子小而轻,很容易通过气流传播。常见的***害,如灰霉病、霜霉病、病等,主要通过气流传播,特别是棚室放风时,传播速度非常快
浇水传播
一般来说,根部病害、***害、卵菌害等主要都是通过水(浇水、水滴、叶面结露等)来传播。***有鞭毛,卵菌可产生游动孢子,主要通过植株表面凝结的露水进行传播。对于这种传播途径的病害,可通过选择流滴性好的棚膜,操作行覆盖秸秆等措施降低棚内湿度,减少滴水以及叶面结露的现象。
根部病害的病原菌隐藏在土壤中或者土壤表面,浇水后可以随水进行传播。这种传播途径的病害,菜农要注意及早发现,通过土壤处理、补充有益菌、药剂灌根等措施进行防治,尽量减少浇水。对于病害严重或者已经死棵的,要及时拔除(包括病株周围的土壤)带出棚外,并及时进行消菌处理,减少传播。
昆虫传播
很多昆虫,如蚜虫、粉虱等,通过对不同植株枝叶的咀嚼或刺吸传播病原菌。
菜农非常熟悉的病毒病,就是依靠蚜虫和粉虱来传毒,同时,有些咀嚼式口器的昆虫,取食后会在植株或果实上留下伤口,也给其他***、的病害侵染创造了机会。因此,及时杀灭棚室中的各种害虫,也可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病害的发生。
人为传播
人为传播主要是指菜农的农事操作,如进行整枝打杈、疏果、采摘等,很容易在植株上留下伤口,将病株上的病原菌传播到健株上,导致病害的传播蔓延。
要防止人为传播,菜农在晴好天气进行农事操作,同时尽量将发病植株避开,待健康植株整理完毕之后,再回头整理发病的植株,减少病原菌的传播。
如何合理地给蔬菜补钙呢?
1、合理选择钙肥
不同的钙肥具有不同的性质,棚室土壤的pH值多为6.5~7.5,应施用碱性物质或中性肥料,如熟石灰、等,而少用酸性或生理酸性物质。普通的磷肥如过磷酸钙、钙镁磷肥、重过磷酸钙是重要的钙肥来源,骨粉、草木灰均含有一定量的钙,也是不可忽视的钙源,可根据情况选用。
使用含钙的中微量营养元素水溶肥(含钙不少于120克/升,含镁不少于20克/升,含锌不少于50克/升,含硼不少于3克/升),补钙的同时补充其他中微量元素,注意选用盐浓度低的肥料,对作物更安全。
2、掌握施肥适期
在蔬菜生长进入旺长期后,土壤钙营养才开始降低,同时蔬菜叶片内的钙素开始减少,这时施用钙肥为时期。在生产上为防止蔬菜生长前期缺钙,可采用基施钙肥。在连续多年种植的棚室中,一般亩施2000~3000公斤腐熟的有机肥,再加入过磷酸钙30~45公斤。
3、科学施肥方法
对土壤酸性较重的蔬菜大棚,多采用重施基肥的方法,即每亩施草木灰100公斤或熟石灰50公斤,以起到调节土壤酸碱度的作用。具体做法是将有机肥与熟石灰或草木灰混匀,均匀地施于地表面,翻耕入地下。
对生长中的蔬菜,特别是进入旺盛生长期后,可采用追肥的方法补充钙营养,一般每亩用熟石灰40~60公斤,沙性土的石灰用量适当减少。这样不仅能补充钙质,而且有利于中和土壤酸性,提高pH值,改善土壤团粒结构。也可将80公斤熟石灰或50公斤草木灰,揭开膜的一端,开沟深10厘米,将肥料追施于沟底后浇水,将水下渗后覆土盖膜。
玉米催芽坐水播种把三关
浸种关 玉米在催芽前一定要进行浸种,具体方法是:将开水和凉水各半对好,用小缸、大盆或其他用具盛装对好的水,然后将选好的玉米种子投入水里,水面要超过种子20~25厘米,同时要及时用木棍搅拌,使种子受热均匀。水温要控制在25℃~28℃,在此温度条件下浸种3~5小时,当种子吸水膨胀后,立即捞出种子进行催芽。
催芽关 玉米种子催芽时*适宜的温度是25℃左右。具体的催芽方法是:将浸好的玉米种子捞出并控好水后,放在瓦盆里或席篓里,上面盖上湿布或湿稻草等,然后放在热炕上进行催芽。种堆温度要保持在20℃左右,每隔3~4小时检查一次种堆温度,并上下翻动一次,以调气散温。温度过高或过低时可通过移动位置来调节。

当种子达到40%~50%开始拧嘴露白时,即可挑芽播种。然后再把没有发芽的种子用温水浸洗一次,继续进行催芽。这样,经过2~3次的反复催芽后,凡是能发芽的玉米种子一般都可发芽播种。如暂时不能播种的,要将种子放在2℃~4℃的温度条件下暂存。
播种关 要做到适时播种(催芽的种子不可播种过早)。要选择刚拧嘴露白的种子,除去发芽过长、色黄和“两头挣”的种子,确保壮芽下种,以利全苗。坐水种时,一定要先刨坑浇水,待水渗下后再投种,然后及时覆土,并用脚轻踩一下,防止透风露气,影响出苗。播种时不可刨坑过深,也不可覆土过厚,一般以覆土4~5厘米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