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腾峰环保告诉大家关于:随着尾矿的逐年增多,使原有浓缩与输送系统的问题日趋恶化, 浓密机的溢流水质差,浓密机的底流浓度低,造成了溢流水对环境的污染同时增加了尾矿的输送能耗。
考虑到原矿品位逐年下降,尾矿量逐年上升的趋势,选矿厂的尾矿浓缩系统处理增产后的尾矿、浓缩问题已经迫在眉睫。随着产量的增加,尾矿量的增大,浓密机沉降面积显得太大的差距。
为减少尾矿浆的输送体积,需要提高尾矿浆输送浓度,目前选矿厂为脱除尾矿水分,已增设水力旋流器分离脱水,

膏体泵主要由执行部分、液压动力部分和控制部分、润滑部分、冷却部分等组成,执行部分采用双液压缸同步联动,单向阀补油形式,分配阀采用 S 管阀形式,主要磨损密封件采用耐磨新材料。S 摆阀状 呈 S 形,其壁厚是变化的,磨损大的地方壁厚也大。摇臂轴 C 与摇臂 相连,摇臂轴穿过料斗时,有一组密封件起密封作用。为一 个 Y 形密封与一个蕾形密封,内部充满润滑脂。大部分 S 管在切割环 内有弹性(橡胶)垫层,可对切割环与眼睛板之间的密封起一定的补 偿作用。无临界流速,颗粒料粒径达到25~35mm,流速小于1m/s仍然能够正常输送。S 管阀设有磨损补偿机构,能够自动补偿磨损量。膏体泵的工作原理: 左、右输送缸在两个液压缸驱动下交替吸入和泵出物料,即当 S 摆阀在摆动油缸推动下其输入端与左输送缸相对, 右输送缸与料斗连 通时,主油泵的压力油进入左液压缸无杆腔,左液压缸活塞推出,并带动左输送缸活塞伸出产生泵送动作, 左输送缸中的物料通过 S 摆阀 被泵入输送管道。 与此同时,左液压缸有杆腔中的液压油通过左、右液压缸相连的 管路进入右液压缸有杆腔推动其活塞回缩, 从而带动右输送缸活塞后 移产生吸料,将料斗内的物料吸入右输送缸中。当右输送缸的活塞运 动即将到达输送缸端点时, 安装在主液压缸和输送缸之间的感应套到 达洗涤室中接近开关的下方, 其连杆上感应套的感应信息被接近开关 接收, PLC 即发出电信号,使电液比例阀控制其液动换向阀换向, 而让摆动油泵输出的压力油换向进入另一侧的摆动液压缸, 使S摆阀 转动,使其入料口与另一物料缸连通。 与此同时 PLC 也向电液比例阀发出换向信号, 使补油泵输出的压 力油经主油泵电液换向阀而进入控制主泵斜盘的油路, 改变主泵斜盘 的方向及角度, 使油泵出液反向, 压力油进入到右主液压缸的无杆腔, 完成与上一次主油缸相反的动作。 这时左侧输送缸中的浓料已通过S 摆阀被完全压入输送管道, 右侧输送缸已吸满物料而完成了一个工作 循环。如此往复循环,实现了自动泵送目的。 由于左、右主油缸是不断交替完成各自的吸送行程,使料斗里的 物料源源不断地通过S摆阀被输送到输送管道中, 并通过泵外铺设的 管道输送到达锅炉给料点,完成泵送作业。
强力搅拌仓:
强力搅拌仓实现了搅拌直径大,搅拌叶片多级化,功耗小等特点,进而使其具有强力破碎、输送物料及分筛物料的功能。搅拌轴可根据实际工况设计安装方向,同时采用搅拌轴交叉搅拌的方式解决了煤泥在料仓中粘轴的问题。
强力搅拌仓还具有自动保护功能,当仓体内部的阻力过大,正常搅拌时的扭矩大于减速电机额定的扭矩时,设备则开始断电,避免了因搅拌阻力过大,而导致搅拌轴或减速电机损坏的现象。

搅拌缓存仓:
搅拌缓存仓为矩形结构,内设卧式搅拌螺旋和液压移动滑架,底部设有矩形大口径出料口。搅拌叶片采用45°转角切料的设计方式,在大幅提高搅拌效率的同时具有推料及翻料的功能 ,各搅拌轴分别采用***驱动单元,结构简单、故障率低、运行平稳、噪音低。
液压移动滑架贴近仓底,主要作用是破拱给料,并具有一定的辅助搅拌作用。滑架整体采用方框结构,能将料仓中的污泥向出料口输送。滑架与料仓之间采用绞接形式,润滑效果好、磨损小、运行阻力小。仓内设性能可靠的超声波料位检测仪,可产生高低位报警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