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拷贝纸纤薄且透,覆在篆刻作品上能清楚的看到印迹的轮廓和线条;
用铅笔将汉印的线条依样描出,白文可用“双钩法”(如图);
描得越详细越好,有利于下一步的填墨;
用毛笔将空心处填上墨,所用墨汁一定要浓,有利于下一步的水印上石;
不到位的地方还可以进行适当的修饰;
用传统的水印上石方法将印稿渡到印面(印面磨平后方能使用)
值得指出的是,1986年甘肃天水市附近的放马滩古墓葬中更出土西汉初文帝、景帝时期(公元前179年到前141年)的绘有地图的麻纸,这是目前发现的世界shang早的植物纤维纸。1990年冬在教煌甜水井西汉邮驿遗址中发掘出三十多张麻纸,其中三张纸上写有文字。汉代麻纸制造过程,根据我们的实验研究,大体上是把麻头、破布等原料先用水浸,使它润胀,再用斧头切碎,用水洗涤。这些事实有力地说明了,早在公元前二世纪,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就已经发明了造纸术,而且当时造出的纸已经可以用于书写。汉代劳动人民用简单平常的设备,从纺织废料中用化学和机械加工方法使纤维原料更生,制成植物纤维纸,在化学史和工艺史shang的确是件值得大书的一项成就。这里有两个技术关键。一是用化学方法把纤维原料中的非纤维素成分去掉,再用强力舂捣使纯纤维素大分子被切短和分丝。二是设计出一种多孔的平面筛,使纸浆能在筛面上滞流,把大部分水滤出后,含少量水的纤维便留在筛面上,再经干燥脱水,就构成一张有一定机械强度的纸。经备料工段把芦苇、麦草和木材等原料切削成料片或木断再把小片原料放到蒸煮器内加化学药液,用蒸汽进行蒸煮,把原料煮成纸浆,或把木断送到磨木机上磨成纸浆,也可经过一定程度的蒸煮再磨成纸浆。这种平面筛就是抄纸器,是现代长网和圆网造纸机的原始雏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