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容的选择。但实际上大于1uF的电容大多为电解电容,有很大的电感成份,所以频率高后反而阻抗会增大。选择旁路电容和去耦电容时,并非取决于电容值和大小,而是电容的自 谐振频率,并与所需旁路式去耦的频率相匹配。在自谐振频率以下电容表现为容性,在自 谐振频率以上电容变为***,这将会减小 RF 去耦功能。再看看常用的两种瓷片电容的自谐 振频率。
综上可得,使用去耦电容重要的一点就是电容的引线电感。表贴电容比插件电容高 频时有很好的效能,就是因为它的引线电感很低。
并联电容。若有些电路中滤波效果不好,可以采用并联电容的方式来增加滤波效果, 但不是随意的增加并联的个数或随意放置几个电容,这样只会浪费材料。
滤波。滤波是将信号中特定波段频率滤除的操作,是***和防止干扰的一项重要
措施,通俗点讲就是将想要的留下,不想要的统统干掉。
这里用E电动势作为电动势的符号,以区别于电场强度E。这个问题的提出和教材(包括一些大学教材)有关。所谓零状态响应,指的是电路中所有储能元件和各种电源的状态均为零。教材常把用电源对电容器充放电过程表示为图6.9。这样表示有三个问题:1.只用电动势E电动势不能完全表示电源的特性,电源的特性必须用电动势E电动势和内阻r两个物理量描述,不存在内阻r= 0的电源。2.实际充电过程中电源内阻r可以起到限制充电电流的作用;但是如果电容器的电容较大、电源电动势较高,还需要在电路中串接限流电阻以防止充电电流过大损坏电源和电流表。3.如果电容器电容较大且充电电压较高,放电时也应增加限流电阻,以免损坏电流表。
下面就讨论电源给电容器充电的过程中能量的分配问题,设电源电动势和电容器电容量都不大,充电电路如图6.10和图6.11所示。通电后,极板带电,形成电压(电势差),但是由于中间的绝缘物质,所以整个电容器是不导电的。图6.10 和图6.11 是一样的,只是对电源的表示方法不同,图6.10 中把电源电动势和内阻分开表示,图6.11中把电源电动势和内阻合起来标注在电源下方,这样才是电源的正确表示方法。
电子设备中大量使用的电容器盘点
定义1:电容器,顾名思义,是‘装电的容器’,是一种容纳电荷的器件。电容器是电子设备中大量使用的电子元件之一,广泛应用于电路中的隔直通交。
定义2:电容器,任何两个彼此绝缘且相隔很近的导体间都构成一个电容器。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以平板电视(LCD和PDP)、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等产品为主的消费类电子产品产销量持续增长,带动了电容器产业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