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铸铁管的发展历史
1947年英国H.Morrogh发现,在过共晶灰口铸铁中附加,使其含量在0.02wt%以上时,石墨呈球状。
1948年美国A. P.Ganganebin等人研究指出,在铸铁中添加镁,随后用硅铁孕育,当残余镁量大于0.04wt%时,得到球状石墨。从此以后,球墨铸铁开始了大规模工业生产。
有关铸铁管的使用历史可以追溯到1668年巴黎郊区从塞纳河至凡尔赛全场约21.14Km的输水管线,300年的时光流逝,除部分管道和接头维修更换外,主体仍在使用中。
铸铁管在埋设时的建议
1、铸铁管埋设深度应根据冰冻程度、外部荷载与其它管道交叉等因素确定。铸铁管在一般情况下,埋设深度可在冰冻线以下0.2米处,并符合如下条件:当管径大于100mm时,管顶埋深为1.20米;
2、设计沟槽底宽一般为管外径加0.5米,并根据土质状况,确定开挖坡度(i),绘制沟槽剖视图;
3、铸铁管与其它管材一样,均匀流的沿程水头损失也为hf=λ/dv2/2g,所不同的只是“λ”(水力摩阻系数),即水头损失可按原铸铁管局部阻力损失计算。
我公司遵循诚信经营、货真价实、真诚服务的宗旨,赢得了用户,拓展了市场,建立了销售网络,具有一定的品牌度。
在此,总经理携全体员工,谨向对公司一贯给予关怀、支持和帮助的新老朋友和广大顾客表示衷心的感谢!并真诚希望与之建立长期、广泛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互惠互利,共图发展! 欢迎您的回顾和指导!
铸铁管孔径大小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1、温度:浇注温度高,有利于补缩,但太高会增加液态缩短量,抵消除缩孔、缩松倒霉,所以应依据具体情况合理选择浇注温度,一般以1300~1350℃为宜。
2、砂型的紧实度:若砂型的紧实度太低或不均匀,致使浇注后在金属静压力或缩短力的效果下,发作型腔扩展的现象,致使本来的金属不行补缩而招致铸件发作缩孔缩松。
3、浇冒口及冷铁:若浇注系统、冒口和冷铁设置不当,不能保证金属液次序凝聚;别的,冒口的数量、巨细以及与铸件的联接当否,将影响冒口的补缩效果。
硅材料对铸铁管的重要性
硅对铸铁管的机械性能影响很大,比如硅可以改变石墨球的巨细、分布和圆整度,可以细化石墨球,会使基体塑性、强度进步; 硅在退火过程中可以促进渗碳体分化,生成铁素体。
硅还可以溶解在铁中并强化金属基体,进步铸铁管的硬度和强度。铸铁管中的硅首要是以孕育的方法加入,可以更好的发挥硅的效果。
在生产中硅以三次孕育的方式加入:首 先是球化包内孕育,其次是随流孕育,然后是管模粉孕育。并且这三次孕育都以瞬时孕育的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