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式婚礼新娘可以穿什么?推荐汉服
随着复古风的流行,中式婚礼也被愈来愈多的人喜欢了。而中式婚礼的话,自然穿的是中式的礼服了,现在流行的中式礼服也是有非常多种款式的,你熟悉吗?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中式婚礼新娘服装款式比较引荐的有哪些吧,全体来看看。
一、唐制婚服
传统唐制婚服,新娘多穿着青质钗钿礼服,男士着红色,就形成了意想之外的红男绿女配。“粉胸半掩疑暗雪”“坐时衣带索纤草,行时裙裾扫落梅”三句诗非常好地形容出唐制婚服低胸高腰、肩披长帛、下着曳地长裙的设计特点,唐朝是中国古代一抹亮丽的华彩,唐朝服装也大多飘逸富贵,是丰满新娘的福音,高腰设计将视野全局上移,将造型要点放在新娘丰满的胸部,宽袍大袖的设计掩盖身体赘肉,曳地裙摆、肩披长帛又凸现犹如贵妃转世般的雍容华贵。
搭配技巧引荐:穿着古典汉服就没法搭配高跟鞋,并且汉服经常设计繁复裙摆较长,个子娇小的新娘根本撑不起来,这款改良式绣花坡跟鞋履造型古朴切合全局花样又非常好地解决了新娘身高不够的问题;唐制婚服大多富贵大气,华丽的凤钗是不错的搭配选择。
二、明制婚服
明制婚服可能是切合现代审美的古代婚嫁礼服,繁复的花色使新娘看上去唇红齿白、面若桃花;肥大的款式不挑身材,不挑发型,不管身材多肥胖的新娘,发型多中性的新娘,都可以拥有一个富贵而隆重的古典婚礼。
搭配技巧引荐:因为凤冠霞帔婚服自身的造型已经足够华丽富贵,所以不必有余的配饰画蛇添足,但黄金跟大红色任何时候都是百搭的,玉石扳指也在细节处表现新娘高雅品位。
丝锦浅谈古装汉服起源文化
汉服由于华夏儒家王道文化的传播而影响深远,周边民族、包括许多其他儒家文化圈(汉文化圈)***通过效仿华夏礼仪制度借鉴了汉服的某些特征,用于吉凶宾军嘉五礼。
此外,华夏宾礼也规定四夷之君必须穿本国服饰朝见中国天子,谓“蕃主服其国服”。汉唐藩属体制中,周边民族首领存在着定期朝见皇帝的所谓“朝集”制度。无论是外国君主及其使者或者臣子朝谒中国天子,接受官职,贡献方物,还是中国天子宴请外国君主,外国君主都要穿国服奉礼。
国服制度促使了周边民族形成自己的民族服饰。比如,契丹太宗入晋,接触到中原衣冠制度,北归后,参照中原服制制定了本朝国服与汉服制度。历朝有《职贡图》描绘他国国使服饰。
汉服在年轻人中的流行不仅仅是一种文化现象,背后还有更多的含义。
一是反映了时下中国年轻人的审美变化。过去年轻人喜欢模仿国外的流行穿搭,而现在年轻人开始关注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服饰,并以之为美和新潮。热衷汉服文化的以大学生群体和年轻白领居多,正是这些青年一代的审美变化带动了汉服文化的流行。
二是体现了更加包容的社会环境。在今天,国人对穿着多样性有了更多的包容,穿着汉服等不再被用好奇的目光打量,相比于10年前,年轻人更加敢于穿着这些与众不同的服饰走在街头,周围人还会投来欣赏与赞叹。可以说,大众对穿着多样性的理解更加开放了。
汉服是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承载物,汉服的兴起,使得中国的传统文化得到承继和发扬,这也说明我们的古典文化在以新的形式重新焕发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