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激光器--有望实现全产业链国产化
以下内容由风启科技为您提供,今天我们来分享激光器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同行业的朋友有所帮助!
激光器产品趋势是向高功率光纤激光器和超快激光器方向进行研发突破。从产业周期来看,激光器行业将会经历两次价格摸底,一次是中低端激光器国产化完成后构成的底部,激光产业的2B工业应用开始爆发;第二次是激光器及上游器件实现国产化后,激光器价格将再次摸底,2C激光应用爆发。2)中游为激光器,包括光纤激光器、半导体激光器和其他固体激光器等。
激光产业链
从产业经济性的角度来看,行业平均水平下激光器约占激光设备成本的30%-50%(采用高功率激光器的设备中占比更高),而材料和激光器件占激光器成本的60%-70%(低功率激光器中的占比更高),因此激光器是制约激光设备经济性的关键,而激光芯片、特殊光纤等激光器核心器件的价格走势则决定了激光器的经济性。如果注入电流足够大,则会形成和热平衡状态相反的载流子分布,即粒子数反转。
由于激光产业上游材料不具备稀缺资源属性,激光芯片等器件的技术门槛相较于半导体芯片较低,而中游激光器的技术核心集中在光学设计、工艺经验等集成能力,下游激光设备市场极为广阔且分散,因此国内的激光产业链未来有机会国产化闭环。在物理学研究、激光聚变、光化学、光通讯等领域均有非常可观的前景。目前激光产业链上游和中游的国产替代进程较快,中低端激光器件和激光器产品单价呈现明显的降价趋势:激光器件方面,2009-2017年IPG每瓦特的芯片成本下降了80%,年均降幅18%;激光器方面,激光器单台价格每年降幅超过20%,带动激光装备价格逐年下降超过10%
纳秒脉冲光纤激光器概述
自从 1961 年,美国光学公司的 Snitzer 和 Koester 报道了世界上首台光纤激光器以来,由于光纤激光器具有光束质量高、成本低、转换效率较高、稳定性好、体积小、兼容性强、寿命长、散热快等优点而备受关注。尤其是高功率的纳秒脉冲光纤激光器,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激光加工、激光测距仪、二次谐波的产生、军事等领域。因此,高功率纳秒脉冲光纤激光器的研发和实用化技术已成为激光技术领域的一个热点。由于纳秒脉冲光纤激光器具有如下优点:(1)光束质量高。光纤的纤芯直径在几个微米的量级,能大大的提高激光器的光束质量,从而满足工业加工的高质量需求。(2)散热好。②气体激光器,它们所采用的工作物质是气体,并且根据气体中真正产生受激发射作用之工作粒子性质的不同,而进一步区分为原子气体激光器、离子气体激光器、分子气体激光器、准分子气体激光器等。光纤激光器的体积很小,无需庞大的水冷系统,高功率运转时也只需要风冷。(3)体积小。光纤具有良好的柔性,使得激光器可以设计得相当小巧、结构紧凑、易于集成,并且在高冲击、强震动、高温度、大灰尘等相对恶劣的环境中也能工作。(4)良好的光谱特性。通过改变不同掺杂的增益光纤和与之相匹配的光纤元器件,可以实现不同波长的激光输出。因此,研究纳秒脉冲光纤激光器已成为当今的趋势。在光纤激光器中,主要通过调 Q 技术实现纳秒脉冲,调 Q 方式分为主动调 Q 和被动调 Q 两种。主动调 Q 技术主要是在腔内插入电光开关或声光开关调制腔内的 Q 值来产生短高强的激光脉冲,产生的脉冲宽度从几十纳秒到几百纳秒。被动调 Q 技术主要是采用可饱和吸收体(半导体材料或者掺稀土的晶体薄片)进行调 Q。与主动调 Q 相比,被动调 Q 具有成本低廉、结构紧凑、峰值功率高、脉冲宽度窄等优点,因此采用被动调 Q 技术得到的窄脉宽、高重频、高功率光纤激光器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